基于徽州传统聚落形态视角下的循环型新农村的迁移.pdf

基于徽州传统聚落形态视角下的循环型新农村的迁移.pdf

ID:52209253

大小:242.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25

基于徽州传统聚落形态视角下的循环型新农村的迁移.pdf_第1页
基于徽州传统聚落形态视角下的循环型新农村的迁移.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基于徽州传统聚落形态视角下的循环型新农村的迁移.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安徽建筑2012年第6期(总188期)基于徽州传统聚落形态视角下的循环型新农村的迁移TraditionalGatheringPatternofNewRuralCircularMigrationBasedonthePerspectiveofHuizhou曹烨君(合肥师范学院艺术传媒学院,安徽合肥230000)摘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传统徽州聚落规划非常注重宗祠、书院等公共建筑的营徽州古村落蕴含着丰富朴素的生态学内涵,文章通过对徽州古村落州造,以及水圳、更楼、牌、池塘等构筑物的建造,营造一些用于人村落生长模式和发展规律的总结,探讨循环型新农村的迁移策略。际交往、

2、休憩和交谈等场所的共享空间。如黟县宏村的月沼、歙关键宇:徽州村落;形态;循环型;迁移县唐模的水衢、呈坎的更楼等,这些富于人情味场所设计的规中图分类号.TU982.29文献标识码:A划手法,进一步体现了生活在村落社区中,乡民情感生活需求文章编号:1007—7359(2012)06—0073—02被尊重以及被细致考虑。2.4乡土材料、生态技术的使用1概述徽州民居多采用当地盛产的石灰、竹木和砖石等材料,就地选材、低能耗。传统民居多采用青石或配制三合土铺地,夯实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既坚固又能防潮、防虫蛀。乡土建筑中体现的适用性技术不一定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社

3、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面是最先进、最新的技术,但是最适合当地的技术、经济、材料等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部分。目前新农村建设如雨后春笋般蓬勃综合因素的技术。发展、如火如茶,但我们也看到许多新农村建设缺乏跟实际相2.5民居的发展结合,不仅丢弃了地方的文化特色,更有甚者连基本的功能布徽州村落的民居多采用以三合院围合天井形成的基本单局和空间组合都考虑欠妥。元。三合院在组合上有着极大的灵活性,它可因环境之不同、需中国处在新农村建设的大环境下,对于已有的村庄改建、以求之不同,相互串接或并接,组合成各种院落。在徽州民居中,天及新建村庄建设的理念还没有一个非常完善的体系。徽州古村井肩负着多种功能,除了具有采光、通

4、风的功能外,还可集聚屋落历时清明两朝,至今已有数百年。作为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典面的雨水,徽州人称之为“四水归堂”,寓意“暗室生财”。天井是徽型代表,徽州古村落在选址、规划、布局、建筑材料以及构成式“天人合一”传统理念在徽派建筑中的完美体现。派建样方面,表现出与当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良好的协调关系,蕴2.6历史文化筑含着丰富的朴素生态学内涵。对于当代新农村建设具有现实的徽州古村落的建筑布局,处处体现着宗族礼制的影响。最典研借鉴意义。型的例子就是在村落内部,代表宗族意识的祠堂在错落中享有究最高的空间等级,祠堂往往占据着显要位置,在民居簇拥和牌2徽州古村落生长模式及发展规律坊映照下,衬托出庄严和肃

5、穆。徽州古村落总体布局、空间形态以及各个节点都体现出了3徽州新农村村落肌理迁移——循环型村落建筑文化与自然环境之间的互相影响,构成了一个和谐平衡的的迁移生态系统。2.1村落选址3.1目前农村规划建设现状及问题徽州古村落选址、建设遵循传统风水规则,强调天人合一3.1.1乡村风貌特色渐失的理想境界和对自然环境的充分尊重,一般都是“枕山面水”,大量新建和翻建的农宅千篇一律的效仿城市住宅的模式,依群山而居。因地处山区,耕地面积受限,所以每个村落规模都以居住功能为主,而忽视了农村本身重要的生产功能一“居住不会太大,从规划上来说这是与它的人口用地面积紧密相关。徽+生产”的院落需求。对材料、色彩和建筑风格

6、的选择较为混州古村落因地制宜,符合客观的自然规律,这样才能有利于其乱,与传统的地方特色和淳朴自然的居民风貌格格不入。生长和发展。3.1.2公共设施不足,公共空间欠缺2.2节点连接公共绿地和休闲设施较少,未重视结合农民的文化生活需村落节点连接系统是指村重落中的水网和路网。徽州村落在求设置丰富的外部生活空间,将生活场所外部化。3.1.3产业规划滞后整体规划的理念上注重村落入口和村落内部结构的设计,其设对自身资源缺乏客观评价,发展定位模糊不清。缺乏把握发计必与水相通,开沟筑渠,因势利导,使条条溪水穿越户户门展机遇的能力,亟待进行产业规划明确发展方向和行动策略,创前,在使用之余更是增添了无限的自然之

7、野趣,使古村落充满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着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街与巷组成路网,密如蛛网般延伸到各3.2循环型村落的迁移个角落,连接村户,同时与村落中的公共场所自然的联系起来。在对徽州古村落的研究中,我们发现徽州古村落在没有太安2.3公共建筑的布局多人为规划的情况下,基本上自发而形成优美与和谐的整体,表徽现出朴素的循环型思想。徽州新农村的建设应该秉承这种循环基金项目:合肥师范学院院级人文社会科学科研项目(项目名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