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传统聚落仿生性探究

徽州传统聚落仿生性探究

ID:11008840

大小:2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09

徽州传统聚落仿生性探究_第1页
徽州传统聚落仿生性探究_第2页
徽州传统聚落仿生性探究_第3页
徽州传统聚落仿生性探究_第4页
徽州传统聚落仿生性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徽州传统聚落仿生性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徽州传统聚落仿生性探究摘要:本文从仿生的角度对徽州聚落进行探讨。拟从辩证、科学的角度分析其规划布局中仿生性利用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反映古人“天人合一”的规划理念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观念。关键词:徽州聚落仿生“道法自然”是古代道家老子的哲学思想,然而在古代传统聚落的规划上也有得以应用。明清以来,徽商遍及全国各地,俗有“无徽不成镇”之说法,反映当时经济和文化水平的徽州民居建筑风格,在我国古代文化发展过程中也具有独特的意义和地位。本文拟从仿生角度对徽州聚落进行探讨,尝试发掘其仿生性的生态意义。1.仿生思想概况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无论是古人还是现代人都一直在模仿自然和适应自然,而到1960年美国第一

2、届仿生学研讨会在美国俄亥俄州召开才标志着系统的仿生学的诞生。从古代的聚落布局到现代的城市规划都有着很多运用到仿生思想的的实例。向自然学习,以仿生的思想来指导人们的建造活动便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6仿生学是以生物体的功能组织和形象构成规律为主要研究对象。并将其指导和丰富人类的建造活动,以求优化人类的居住环境。仿生思想在规划布局上的的研究课题有功能结构、构图、建筑生态、建筑环境等等。仿生的一个重要出发点是建筑生态,无论是建筑体还是建筑群以及区域规划合理地利用仿生的设计手法可以取得一定的生态效果。2.徽州聚落概况聚落是人类居住的生活的场所。它是在一定的区域经过一定历史时期渐渐发展形成的,包括了

3、建筑,人文,自然条件,场所等因素。不同的地域决定了聚落的地域性,而不同地域的聚落布局反映出设计者的智慧和价值观,这也正是聚落的特色所在。徽州古村落保存得比较完整是我国传统聚落中的宝贵遗产。它在聚落的选址布局,空间营造,景观组织等方面都极具特色。6春秋时期,徽州地域先后分归吴、越、楚。秦汉至南北朝时期徽州聚落逐渐形成。外来的中原四合院平房与当地的干栏式建筑相融合渐渐形成了后来的徽州民居建筑形制。徽州村落在其统一的建筑形态下通过建筑体的不同组合、排列形成多样、流动的聚落形态。徽州聚落在建设初期由风水先生占卜,选择依山傍水之地。即按照“阳宅须教择地形,背山面水衬人心。山有来龙昂秀发,水须围抱作环

4、形。”风水师根据不同的地形提出不同的村落规划。其中很多一部分是将其比拟成一具体生物,而且在规划建设中将其逐步实施。在徽州的传统聚落中就有鹤形、海螺形、牛形、蟹形、龟形等。其形态上也只是一种象形,而我们所要发掘的是更深层次上的徽州聚落结合地形适应环境的一面以及其生态价值所在。3.徽州传统聚落的仿生性实例3.1.鱼梁3.1.1.鱼梁概况鱼梁坐落在歙县城南,练江北岸,其核心部分占地5公顷。纵观这段练江,建坝蓄水并不用于灌溉。建坝的主要用途是拦水,能蓄上游之水,能缓下游之流。有了它,整一个徽州古城便是背靠了问政山,面临着练江水,枕山面水,一个庞大而绝美的风水宝地。渔梁坝,是一项重大的水利工程,它凝

5、结着古人的勤劳与智慧,自唐代起就在此地垒筑石梁,但是多次被水冲毁,可谓是垒而毁、毁而垒。3.1.2鱼梁聚落形态的象征性从空中俯视鱼梁,这个水边的小村落呈现为两头窄中间宽的梭子形,其形似鱼形,这条“鱼”不仅有“鱼头”,“鱼腹”,“鱼尾”,“鱼骨”,甚至还有“鱼鳞”。其主街是一条两端低6中间高的弓形路。鹅卵石铺成了鱼鳞街,仿佛水中浮起的一条大鱼。只要练江水不断,这条大鱼就永远有生机。这对村落的稳定性,村民的追求有着积极的影响。用现代的眼观来看“鱼”形和村落功能十分合适。它便于居民的相对集中,尤其是对居住人口最为密集的“鱼肚”,练江水刚好在此拐弯,使村落大部分区域直接受洪水冲击的影响减小至最小。

6、因村头和临江面地坪离常年水位仅5-7米,枣核形的村落剖面对临江河易受洪灾的鱼梁具有良好的排水功能。村内的街和巷构成了这条大鱼的骨骼。村落的东西向仅有一条也是全村的主街――鱼梁街,该街仿佛大鱼的脊椎骨,垂直其街衍生出十数条巷子,则是肋骨。这样一个清晰的街道结构,长期服务着村落繁忙的交通运输和日常生活。3.2.宏村3.2.1宏村概况:位于安徽省黟县东北部的宏村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公元1131年),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最初名为弘村,取宏广发达之意,清乾隆年间改名为宏村。北靠雷岗山,可挡北来烈风,西依西溪,东山位于左,羊栈岭居于其后,三面环水有着较丰富的人文和地理景观被喻为“中国画里的乡村”

7、。其占地28h㎡,其中古村落面积19.11h㎡。宏村建设初期,”枕雷岗,面流水,一望无际。”而后历经数次变迁和发展,在清代宏村已经是“烟火千家,栋宇麟次”古聚落发展成为”牛”结构布局,成为历史文化遗产中的奇迹之一。3.2.2宏古村聚落形态的象征性:6宏村的“牛”形仿生规划可谓是大气磅礴:以巍峨苍翠的雷岗山为“牛首”;山侧西溪河水上的碣坝石碣头作“牛舌”;村口处约20m高的古红杨树和银杏树则似“牛角”,成为村落入口的生动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