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意义论(1).doc

语文教学意义论(1).doc

ID:52198729

大小:28.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3-24

语文教学意义论(1).doc_第1页
语文教学意义论(1).doc_第2页
语文教学意义论(1).doc_第3页
语文教学意义论(1).doc_第4页
语文教学意义论(1).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教学意义论(1).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以小学语文教学为契机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学校:杨河中心小学姓名:穆璀湖以小学语文教学为契机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小学阶段正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阶段,每个小学生都是未雕之璞,要使他们成为玉──具有健全人格的人,小学语文教学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小学语文教师更是责任重于泰山。这里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一问题,说说我的看法。关键词:语文教学独立人格爱因斯坦曾在1930年说过这样一番话:“在人生丰富多彩的表

2、演中,真正可贵的不是政治上的国家,而是有创造性的、有感情的个人,是人格。”教育的本质指向的是个人,而不是指向国家。教育的本质是要让人成为有创造性的、有情感的个人。而知识则是在培养独立人格的人的过程中所教授的必要生存技能。而在小学阶段是学生发展个性人格的一个启蒙和发展阶段。小学语文教学正是这样一种启蒙性教育的起点,因为孩子对文字的认识、释义能力及语言能力,正是在小学时代学习的。中国的汉字同外国语言是不同的,汉字具有象形意义,每一个汉字是表意文字,因为它是以字形的全部或部分来代表字义的,所以往往可以从汉字的字形猜测到它所代表的基本意义或部分意义。

3、现代语文教学在汉字的教授方面更多的倾向于音义教学,而弱化形义的教学,这恰恰反映了现代小学语文教学的缺陷,注重教而缺乏育。音义教学是有方便教授、容易学习等特点,但小学的教育目的不仅仅是让孩子识字识文、会读会写,更应该侧重培养独立人格及情感的表达。需要注意的是,老师对孩子人格的培养并不是确定模子,强行灌输,而是去引导,去传播那些基本的普世的价值观,引导孩子们认识自然世界及人类社会,当然,这些仅仅是最简单、最浅显的教授。随着教改的推进,我们的语文教学方式也在不断的改进,那些好的教学方法也在发扬延续,我们培养的学生学习能力都比较强,这毋庸置疑,但是我

4、们培养的学生缺乏思考,思考方式简单,而且思维也狭隘,这同教育独立人格之人的本质是相悖的。一、明白教育的本质教育是什么呢?教育就是为了成全每一个人及其他的人格,不仅成全学生,也是老师和学生之间、校长和老师之间相互的成全。因此教育的根本价值应该在“成全”这个词上,它不求成功,但求成全;不问成败,只问是非;不问结果,只问耕耘。一个只问耕耘的人,自然会收获果实。因为,当你在课堂上与学生分享的时候,学生也在成全你。这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多向的相互成全。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概括“成全”教育的话,那便是“成人之美”,她最大限度地做到了这一条。“成人之美”就是

5、成全每一个人和他的人格,让每一个人都在教育的过程中得到成长,如同一棵树的生长。这是一个美好的过程,也是一个自然生长的过程,绝不是拔苗助长的过程,也不是天上掉馅饼的过程,而是从地上一寸一寸往上长的过程。所以,教育的重心不在“教”字,而在“育”字。如果不理解“育”字,永远也理解不了“教”字。“育”是什么?如果我们用“育”字组词,可以组出一系列的词:孕育、哺育、涵育、养育、培育……但是,所有的“育”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所有的“育”都是围绕着生命的。因为这个“育”就是母亲生育孩子、养育孩子的“育”,这个“育”就该是现代教育努力追求的“成全”。“成全”就

6、含有包容的、涵育的、孕育的意思。而我们现在所谓的公开课更多的意味是表演,是给观摩者看的,而不是给学生讲的。真正可贵的,永远是具有日常性的课堂。什么叫日常性?就是日复一日的东西,不能日复一日持续的东西都是没有生命力的。一棵草的生长、一片树叶的生长,都是由时间来检验的,都是日复一日的过程。人也一样,人也是有生命的东西,和万物一样气息相通的。人就是教育的起点。现代教育可以借鉴民国教育。民国教育就是从这一个字——“人”开始的。百年前通行的民国教科书国文第一册第一课的课文,只有一个字,“人”。这个“人”字写得很有力量,一撇一捺,就撑起了一个人。那幅插图

7、很温馨,一个三代同堂的家庭,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兄弟姐妹三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有站着的,有坐着的,有抱着的,这就是一个孩子认识“人”的开始。一张图和一个字,一个孩子进入学校第一天要面对的。到了小学二年级,也就是经过一年的学习之后,回到课堂的时候,他们要接触的第一篇课文是《读书》,题为“读书”,可是内容还是讲“人”。“学生入校,先生曰,汝来何事。学生曰,奉父母之命,来此读书。先生曰,善。人不读书,不能成人。”“人不读书,不能成人”,这八个字说得太漂亮了。这里讲的“人”和一年级第一课讲的那个“人”已不是一个概念,一年级讲的是家庭中的人,

8、这个“人”是文明社会中的人。人必须通过接受教育,通过读书来成为“人”。这个“人”就提升了一个层次。民国教育循序渐进,一步一步,逐渐把人带进一个更高的“人”的世界里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