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2189733
大小:6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24
《新课标下高中数学变式教学研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新课标下高中数学变式教学研究摘要:高中数学变式教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也是高中学生高效学习数学知识的主要方式之一。本文通过对变式教学应用于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可行性因素进行分析,说明实施变式教学作用和意义及值得注意的问题,旨在使新课标下变式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得以合理、高效应用。关键词:高中数学新课标变式教学【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2B-0055-01变式教学在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是一种主要的教学方式,是学生收获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的主要方法之一。数学变式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将数学概
2、念变换方式进行提问和解说,从多个角度转化学生的数学思维和理解能力,进而促使学生对数学概念具有科学性和全面性的理解。为此,本文对新课标下高中数学应用变式教学进行分析。一、变式教学的属性变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对某事物进行概念变换,用具体事例或直观特性概括事物本质特征,或通过与其他事物的非本质属性对比,以突出该事物的原本特性,进而对该事物的概念有科学性的认识。高中数学应用变式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对数学概念的了解具体化、深入化,进而准确掌握该概念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及其区别和联系。二、新课标下变式教学的应用(一)新课标下的变式教学在新课标
3、下,教师必须采取高效的数学教学模式,以辅助学生领会与把握高中数学基本知识,进而高效完成教学,而变式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适当应用,可以达到这个目的。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合理应用变式教学,可促使学生将不同阶段获得的数学知识结合在一起,数学概念由浅入深,具体地理解概念的本质属性,牢固基础知识。而变式教学中,教学方式的变换,使课堂教学气氛活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望,进而逐渐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理解能力,提高解题效率。(二)新课标下应用变式教学的可行性数学课堂教学必须从集中于数学形式的模式转变为以数学教学过程为主的方式,这是新课标下高中数学的基
4、本要求,而变式教学便可达到这一基本要求,这是成功应用变式教学于高中数学的重要因素。(三)新课标下应用变式教学的作用和意义随着新课标的实行,学生思维能力、解题能力、创新能力等的培养成为教育教学的主要目的。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从思维、解题、创新等方面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既可以扎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巧和学习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多方面的均衡发展。以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例:例如:解方程此题常应用换元法进行解题。但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将等式右边的数据变换成12=9+3=9+,因此,方程可变换成,所以可以推算出x2+3x=9,即可很容易求出x的值。这个
5、方法不仅可以节省学生解题时间,而且具有创新意义,以此类推。耳目一新的变换解题思路易于使抽象系统、枯燥冗长的数学解题过程变得形象、具体、生动化,进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有效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由此可见,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合理应用变式教学,对学生数学基础知识的巩固和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等方面均具有很大的作用。三、变式教学过程值得关注的问题变式教学作为新课标下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具备充分的可行性,存在很大的作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具有实用意义。但值得注意的是,变式教学并非适用于任何形式、任何时间的数学教学,也不能完全取代其
6、他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因此,要使变式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取得高效率,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注意变式的本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进行变式教学是为了能使学生掌握概念的本质特征,因此,教师必须注意不能偏离主题、偏离教学目的和变式的本质;同时要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并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2)对变式法充分掌握。教师在应用变式教学过程中,注意充分掌握变式教学的方法及其程度。变式不宜太难,太难会使学生不能理解,达不到变式的目的,同时还有可能打击学生的学习信心,甚至对数学产生厌学或恐惧的心理;也不宜过易,过易容易导致变式教学变得没有应用意
7、义。(3)注意变式的意义。变式的目的是学生理解与掌握概念,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选取具有普遍性和典型性的事物属性进行变式,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想象,也使变式教学具有应用意义。四、小结总之,新课标下变式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合理应用,有利于从多角度、多方面对学生的数学能力进行培养,促使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培养创新思维能力,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参考文献:⑴谢杰华,邹娓.高等数学与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内容对接的研究[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10,29(5):62-66.[2]冯爱银.利用导数求解函数零点的变式教学探讨[J].
8、课程教学研究,2013,(4):51-55.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