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论文 由题后反思培养学生自我探究能力.doc

高中数学教学论文 由题后反思培养学生自我探究能力.doc

ID:52181404

大小:107.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3-24

高中数学教学论文 由题后反思培养学生自我探究能力.doc_第1页
高中数学教学论文 由题后反思培养学生自我探究能力.doc_第2页
高中数学教学论文 由题后反思培养学生自我探究能力.doc_第3页
高中数学教学论文 由题后反思培养学生自我探究能力.doc_第4页
高中数学教学论文 由题后反思培养学生自我探究能力.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数学教学论文 由题后反思培养学生自我探究能力.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由题后反思培养学生自我探究能力"掌握数学就意味着解题”(G.波利亚),如何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止是中学教师共同的话题。我们常见到这样的情形:课堂上听懂了,堂上作业也做对了,可是课外再做同类的题又做不出或者做错。这是什么原因?是学生笨吗?当然不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做题后不反思,没有养成题后反思的习惯!常'常'满足于题目的做法,而不进一步追究为什么这样做,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样获得的知识往往只是表而的、肤浅的。所谓反思,是指主动地对已完成的思维过程进行周密且有批判性的再思考。是对己形成的数学思想、方法和知识从另一角度,以另一方式进行再认识,以求得新的认识或提出

2、疑问作为新的思考起点。经常反思,能促进学生从不同方面多角度观察事物,并寻求不同思路,善于在学习中质疑问难,解决问题时不满足于常规的思考方法,同时也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形成,有利于白我探究能力的形成。新课程理念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习惯。《新课程标准》力求在夯实基础的同吋,自始至终体现创新精神,为学生提供“提出问题、探索思考和实践应用”的空间。那么怎样让学生养成解题后反思的习惯,培养自我探究能力呢?一、反思错解,培养思维的严谨性和批判性,提高自我探究能力错误是学生在学习中自然存在的现彖

3、。对错误反思能使学生认识错误所在,自诊自治,提高对钮误的免疫力。同时形成理性思维是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学会批判思考的基本环节。反思错解,关键在于找准根源,教师可引导学生从以下几点反思:%1错误出现在何处?是题意理解不完桀,还是推理不严密,还是结论不简洁。%1错误根源是什么?概念理解不准确,公式、方法运用不当,述是书写不规范。%1如何得出止确答案?教师可采用以下方式引导学生反思:1、在教学屮有意出现鉛误。教学中,教师可选准吋机,有意按照学生的'‘常见病”,“多发病”的歧路出错,把错误暴露给学生。例1已知y二k(x-2)+l与y二&有两个不同的公共解,求k的取值一开始,

4、教师有意迎合学生的习惯思维,板书错误解答。解:山题意得k(x-2)+1二如;(F+如+2上(1_2®+(1-2上『-4=0要使两方程有两个不同的公共解,即需△=4上2(1—2上)2_4(上2+1)[(1_2上)2一4]=16上+12>0..%K——4-~

5、极参与,辨析思维,挖掘致错根源。师生共同探究,充分展示探究过程,达到对解题方法的透彻理解°+1丄)占例212知且a+b二1,求证:E+4先让学生练习,教师巡视,并让证题出鉛的学生板演。错证1:错证2:(a+—)(i+丄)+—4-—+—abababv^+->2,6+->2vab+->2f-+->2ababab:.(a+丄)@+b工4:.(a+丄)@+丄)>4abab错证3>2•/ab<(a+丄)(6+-)=^+-+-+—>6+(2i>6+l=—abbaab44然后组织学生自己分析错因,可以发现错证1和错证2中等号成立的条件均为沪21,这与条件a+b二1相悖。错证3则是应用

6、了异向不等式相加的错误推理,较为隐蔽。反思错因,促进了止确思路的萌生。在分析中,学生能掌握证题的关键是抓住等号成2立的条件,容易估猜当a=b=2时等号成立。学生在这个原则指导下,探索了多种证法,现举一种。止解:V+6=>0,6>0:.a+b>2^[aba+丄)@+》-手ab4宀1店+12T_4a绍$-33必+8_(1一4必)(8二必)>QabAAabAaba+丄)@+扣手abA通过以上的教学形式,可帮助学生形成反思鉛解的习惯也知道如何去寻找鉛因,从而总结教训,避免再犯;同时也加深了对概念、法则、定理、公式的理解,训练了思维的严谨性和批判性,也促进了知识的同化和顺应。帅生

7、共同参与,揭示探究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自我探究能力。二、反思突破口,培养思维的开阔性和灵活性,提高自我探究能力有些题学生往往感到无法入手,或做到中途无法继续。英实解不出的题往往只是某个小知识点或某种处理方法没有掌握,只要找到阻碍思路的地方,弄通它,思路就豁然开朗了。解题不仅仅是知道解法,更重要是反思解题过程,从小找出卡住思路的地方,这些常常也是题目的突破口,从而逐步积累解题经验,为进一步探究打下坚实的基础。—+/=i,ao-i)例3、己知椭圆彳,问是否存在斜率为k(k^0)的直线L,使L与椭圆交与两个不同点M,N,.H.

8、AMi=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