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2150269
大小:223.5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20-04-01
《溶解度曲线专题复习.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固体溶解度专题复习教学目标1.熟悉固体溶解度解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2.增强审题的能力,培养解题的规范性训练题1温度/℃0102030405060708090溶解度/g36353433323130292827下表列出了固体物质A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1)通过对上表数据的分析,物质A的溶解度曲线就是下图中的乙。(2)70℃时,向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加入30g固体A,充分溶解形成的是饱和(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再将烧杯内物质温度降至20℃,此时溶解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3:10.(4)0℃时,某同学欲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3
2、6%的A溶液。你认为他能否成功?不能成功。训练题1(3)80℃时,配制一定量甲物质的溶液,将其降温到60℃,是否有固体析出?不确定(填写“有”、或“无”、或“不确定”)。训练题2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1)25℃时,将25g甲固体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并恢复到原温度后,得到溶液的质量为65g.(2)要使35℃时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加溶质(或恒温蒸发溶剂)(5)向100g35℃的水中加入45g甲固体,发现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甲的晶体析出.你认为“全
3、部溶解”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4)将35℃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25℃,则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训练题2甲>乙>丙甲固体溶解放热,使温度升高,甲的溶解度增大.(2012中考题)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_____℃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t2℃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加水溶解配制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的大小关系为:甲___乙(填“>”、“<”或“=”)训练题3(3)把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有关说法
4、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下同)A.溶剂的质量一定变小B.溶质的质量可能不变C.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D.溶液的质量一定变大E.该饱和溶液还可以溶解其它物质<t1BE训练题3A.酒精灯B.药匙C.玻璃棒D.漏斗E.铁架台F.量筒G.胶头滴管(4)通常情况下,在实验室用固体甲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甲溶液,需用到的仪器有:托盘天平(带砝码盒)、烧杯和_______BCFG(2012年5月)70℃时,将10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的R溶液不断降温,析出固体R的质量与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右图所示.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训练题4(1)
5、R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增大(3)要配制50℃时50g R的饱和溶液,需要R的质量是_____ g,需要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训练题4(2)从70℃降到50℃的过程中,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不变10烧杯、玻璃棒、量筒、胶头滴管(1)50℃时,l00g水最多可溶解硝酸钾的质量为___g(2)充分搅拌后,可观察到:A中无剩余固体,B中_______________(3)A-E的溶液中,属于不饱
6、和溶液的是______(填字母,下同),A-E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是_____.(2012四月调考)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20℃时进行了如图l所示实验.已知,图2是KNO3的溶解度曲线.训练题585.5有少量固体未溶ACDBE谢谢!训练题3(3)分析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m溶质m溶剂m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加溶质蒸发溶剂降温训练题520℃不饱和20℃饱和50℃不饱和50℃不饱和20℃饱和↗↗↗↗(3)分析(2011年5月)40℃时,取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于三个烧杯中,再分别蒸发同质量的水,将温度降到30℃,
7、固体溶解情况如图1所示;图2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仔细读图1和图2,回答问题.训练题6bac(1)三种物质溶解度关系:b>a>c时的温度为t,则t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2)烧杯甲里是_____物质的溶液,烧杯乙里是_____物质的溶液,(3)40℃时,烧杯________里溶液中水量最少.(选填甲、乙、丙)ba丙bac训练题620℃~30℃40℃等质量a、b、c饱和溶液蒸发等质量水m析固(a)>m析固(b)>m析固(c)降温至30℃m析固(a)>m析固(b);而c又再次溶解了训练题6训练题
8、640℃时m剂(a)<m剂(b)<m剂(c)蒸发等质量水m剂(a)<m剂(b)<m剂(c)降温至30℃m剂(a)<m剂(b)<m剂(c)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