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与超越》读书报告.ppt

《自卑与超越》读书报告.ppt

ID:52103429

大小:275.50 KB

页数:44页

时间:2020-03-31

《自卑与超越》读书报告.ppt_第1页
《自卑与超越》读书报告.ppt_第2页
《自卑与超越》读书报告.ppt_第3页
《自卑与超越》读书报告.ppt_第4页
《自卑与超越》读书报告.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自卑与超越》读书报告.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自卑与超越》读书报告作品简介《自卑与超越》内容简介: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没有一个人对其现时的地位感到满意;对优越感的追求是所有人的通性。然而,并不是人人都能超越自卑,关键在于正确对待职业、社会和性,在于正确理解生活的意义。家长和教师应培养子女对他人、对社会的兴趣,使他们真正认识“奉献乃是生活的真正意义”。这样,他们就能够从自卑走向超越。AlfredAdler1870.02.07-1937.05.28作者简介1870年,阿德勒出生于维也纳郊外一个米谷商人的家族中。他的家庭富裕,但这个并没有使他的童年过得快乐,这个原因来自于他的哥哥,因为他觉得自己无法超越他的哥哥。

2、五岁那年,他患了一场几乎使他致命的病,痊愈之后,他决定从医,他说他自己的生活目标就是要克服儿童时期对死亡的恐惧,后来他考入维也纳大学,1895获得医学学位,并于1902年加入弗氏集团。第一部分:人生的意义当你经常无聊的时候,你是否会感到空虚,而去逛空间、刷微博、玩微信或者整天打游戏、看电影……当你的日程安排得满满的,或者当你完成了一件重要的事情,你是否觉得生活充实、有一种成就感?当你帮老人过马路时,或者当你去做公益时,你是否有一种被人需要的感觉,你是否觉得你是在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前言: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一)生活与意义1、人类的生活必须要有意义。我们生活在”意义“之

3、中。事实证明,我们所体验的环境,不是单纯的环境,而是环境对人的重要性。我们所体验的生活,不是单纯的生活,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生活的意义。假如有一个人想脱离”意义“的范畴,偏要让自己生活在单纯的环境中,那么他将自绝于他人。他的言行举止对他自己或者别人都丝毫不起作用,也没有任何实际意义。2、生活的意义只是是个人的意义。因为生活的意义是我们自己赋予它的,是经过我们解释之后的东西,因此意义也是充满着谬误,带有片面性的。没有人拥有绝对正确或者错误的生命意义。但意义是可以分出高下的:有的美好,有的糟糕;有的错的多,有的错的少。我们还能发现:较好的意义具有共同特征,而较差的都缺少哪些东西。因此

4、,我们可以得到一种科学的”生活意义”,它是真正意义的共同尺度。生活与意义(一)生活与意义3、生活意义的表现。如果我们对每个人的话语充耳不闻,而只是观察他的行为,我们会发现:每个人都有他的“生活意义”。他的姿势、态度、动作、表情、礼貌、野心、习惯,乃至性格特征等,都遵循这个“生活意义”而行。他的作风,他的一举一动,都蕴涵着他对这个世界和自己的看法,好像在说“我就是这个样子,而宇宙就是那总形态”(二)生活的意义1、生活的意义: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既是对他人感兴趣,相互合作。2、标志:它们是别人能够分享的且能能够被别人认定为有效的东西。(二)生活与意义对生活意义的质疑也许很多人会说

5、,生活的意义是奉献。他们也许会问:“对于自己,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如果一个人老是为别人的利益而奉献自己,他岂不是要感到痛苦?如果一个人想要发展自己,至少他也应该为自己着想。”阿德勒认为:奉献是一种生活目标。假如没有目标,而只想凭空发展自我人格,即只能是装腔作势,突然使自己更不愉快罢了。(三)生命的三种使命1、人的三个约束人类生存在地球上人类与他人一起居住人类由两性构成(三)生命的三种使命2、人要解决的三大问题一是职业。如何谋求一份职业,使我们在地球的天然限制下得以生存。二是社会。如何在我们同类之中获取地位,以便我们能相互合作并分享合作的利益。三是性。如何调整自卑,以适应“人类

6、存在有两种性别”和“人类的延续,有赖于我们的爱情生活”等事实。(三)生命的三种使命3、个体心理学认为:生活中的每一个问题,都可以归纳在职业、社会、性这三个主要问题之下。每个人对这三个问题的反应,都明白地表现出他对生活意义的理解。(四)生活意义的形成1、快6岁时候,儿童就形成了一套完整而牢固的行为模式。2、经验再被接受之前,即被赋予生活的意义,即使这种意义会不断带来不幸与痛苦,他们也不会轻易放弃。3、童年期的一些经历会孕育错误的生活意义。第二部分:自卑感与优越感(一)自卑感一、自卑情结:指一个人在面对问题时无所适从的表现。愤怒、眼泪、道歉都可能是自卑情结的表现。二、自卑感不是变

7、态的,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三、自卑感表现的方式有很多种。四、由于自卑感总是造成紧张,所以争取优越感的补偿动作必然会同时出现。但很多时候,争取优越感的动作,总是朝向无用的一面。(二)自卑感的来源一、自身的缺陷有时候,一些人群可能对身体有缺陷的儿童,投去异样的目光,这种目光,或许同情,或许可怜,都对这个群体有很大的影响。因为他们本身不同于正常人的形态,已经让他们很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了。再加上,很多时候,会有负面言语的攻击,也会使自身拥有缺陷的儿童失去对生活的信心,从而变得更加自闭,不喜欢与他人合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