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2092548
大小:3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22
《教学设计方案文档(2).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学设计方案课题《幸福是什么》姓名周莹学科小学语文学校鄱阳县银宝湖乡鸣山小学年级四年级教学目标1.以开放的姿态探讨幸福的话题,积累幸福的名句,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2.使学生懂得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人们从你的劳动中得到了好处和快乐,你也就得到了幸福。3.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并说说课文的中心思想,培养阅读能力。学生情况分析我们四年级共有44人。其中男生26名,女生18名,四年级的同学各个聪明活泼,乐观好动,善于学习,乐于思考。学习气氛浓厚,大部分同学学习习惯良好,学习积极性高,能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但不足的地方就是学习
2、比较浮躁,两极分化的现象比较严重。不少同学在学习上好胜心强,乐于学习,勇于克服学习上的困难,思维活跃,有较好的学习习惯,有较好的学习方法;但也有不少同学非常贪玩,厌倦学习,畏惧困难,或是学习方法不当,或是学习习惯不好,致使作业不能及时上交,书写不规范,学习基础薄弱,成绩不理想。教学重难点了解三个牧童对幸福各有怎样的体会,从而懂得真正的幸福是什么。理解智慧的女儿两次话语中的深刻含义。教学过程(包含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等,必须体现信息技术的应用)一、激趣引入课文,明确学习要求1,(播放《幸福拍手歌》调节气氛) 2.创设情境:一学生在上课后捡起在地上的纸屑,并丢进垃圾桶
3、。师就这一件事情提问其他学生:你看到了什么?你想对他说什么?再提问捡纸屑的这一学生,感受如何? 3.导入新课:究竟什么是幸福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第十课,去探讨幸福是什么。希望通过这节课,你会对幸福有更多的体会。板书课题《幸福是什么》反思:创设情境这一环节,似乎并没有达到目的。学生评价行为时,大多从环保的角度出发,说这孩子真有环保意识,真爱护环境。表演的学生也没有说到这节课的主题上。可能这个问题比较发散,教师提问时可以具体点。比如:“你现在觉得幸福吗?”再由此引入主题。二、读懂故事,初感幸福含义1.师:请打开书本第十课,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师检查生字词
4、读音3.指名朗读读全文,检查预习情况,纠正不正确的字音4.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内容5.汇报课文主要内容反思:这一环节的进行比较顺利,可以看出学生在课前的预习比较充分。三、自己出声读全文,思考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写三个牧童把一口老喷泉挖成一口小水井,因而得到了智慧的女儿的祝福,并让他们自己去弄明白幸福是什么。十年以后,三个青年与智慧的女儿在小井旁边再次相遇,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亲身体会到了幸福。)2.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并说说课文的起因是什么?(把一口老喷泉挖成了一口小水井)(板书:挖小水井)四、自主想象,研读重点片段1、请学生自读16~26小节,指导:充分朗读对话,
5、想想三位青年体会到幸福是什么了吗?默读十年后三个牧童相聚时的对话并用直线划一划。交流回答:⑴第一个青年对幸福的理解是什么?(学做医生,为人治病。)想象:医生为人治病,想象一下他给病人治好病后,他会说些什么,病人又会说些什么呢?再次齐读“弄明白了……”⑵第二个第三个青年对幸福的理解又是怎么样的呢?并回答第二个青年对幸福的理解是:勤恳工作,对人有用。第三个青年对幸福的理解是:耕地种麦,养活多人。⑶齐读三青年的对话。2、这是三个青年对幸福的理解,此时此刻出现了谁?(智慧的女儿)她说了些什么?用波浪线划一划。男生齐读,女生齐读,全体齐读。(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
6、们有益的事情。)板书:靠劳动,尽义务,做益事。反思:童话的主题是幸福要靠劳动,要尽自己的职责,做对别人有益的事。这个主题很显然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很有意义。但事实上幸福的确有很多种含义,爱别人是一种幸福,被别人爱也是一种幸福,付出了是一种幸福,等待也是一种幸福。五、朗读全文,把智慧的女儿两次说的话划下来读这两段话,结合三个青年的体会说说幸福是什么?(通过自己的劳动,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给人们带来快乐,这就是幸福。)说说什么叫“有益”?(益就是好处。)六、朗读全文体会“幸福”的含义,并想想课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1.自己思考;2.小组讨论;3.大家讨论得出:本文告诉
7、我们幸福是靠劳动,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从而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给人们带来快乐。七、总结深化今天,我们知道了什么叫真正的幸福。我想同学们今后一定会努力学习,将来好好工作,好好生活。这样,我们每个人都会尝到幸福和快乐。板书设计幸福是什么劳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对人们有益教学反思:1、再造想象,实现与文本的深层对话。我们在重视课本、重视课堂教学的同时,须酌情引导学生在阅读的想象中适当超越文本、适当超越课堂,即让学生利用一些课文留下的空白处展开想象,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在课外读物中得到的知识进行信息加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