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2069503
大小:22.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22
《越过这片沙漠,寻找属于你的自由.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越过这片沙漠,寻找属于你的自由 ——2014年上海高考语文作文浅析沈君 2014-6-7【作文题目】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 【题目评价】2014上海高考作文题秉承上海高考“海派”气质,一直延续材料作文的形式,材料短小,有限制,有空间,灵活、开放。题目与前年“心灵的微光”、去年的“重要的、不重要的”一致,都注重对学生结合关键词语与材料整体发挥辩证思维进行审题立意的能力,以及对
2、当下生活的关注。 【审题分析】在得知今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目时,第一反应是我们松江区高三年级五月份的三模考试的作文:“有人说,所谓人生就是‘拼搏’,拼搏是什么?就是不惜一切力量捍卫个人尊严与个人思想自由,不把自由交给市场,即与市场拼搏;不把自由交给时尚,即与时尚拼搏;不把自由交给媒体,即与媒体拼搏;不把自由交给大众,即与大众拼搏;不把自由交给社会,即与社会拼搏。”虽然这则材料更倾向于对思想自由的阐释,但与本次高考作文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每个人在面临选择的时候,是自由的,又是不自由的。诚如萨特所言:“人在自由地进行自我选择
3、的时候,陷入了必须承担责任的不自由境地。即人在享有意识和行动自由的同时,也丧失了摆脱责任的自由。”类似的观点还说:“这种纯粹的自由是人们在思想上对自己面临的各种可能性加以选择的自由,不受任何限制,而当这种自由落实到现实的行动上进行自我选择的时候,就必然陷入承担责任的不自由境地,及人在享有意识和行动自由的同时,也丧失了摆脱责任的自由。”题目中的关键词除了“自由”和“不自由”,另外重要的就是“沙漠”这个意象了,这个虚化的概念它可以指代的东西最好要在文章中呈现出来,具体化,一如前年的“微光”。还有就是这个“可以选择”和“
4、必须穿越”,一组看似对立矛盾的词,实则却也是人生的必然与无奈。就像哲学中所说的“向死而生”,死亡,这是每个人都必须穿越的“沙漠”,没有可以回旋商量的余地。但是在向它前行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道路和方式,所以说,人生而自由,不自由,毋宁死。 但不论何如,高考作文的指挥棒在那里,一定要是正面的,要联系当下的,这个题目的导向是非常明显的,它是谈自由与不自由的去向,就是个人选择的自由和社会规范的不自由。你需要在一个社会规范的大前提下,充分发挥你个人的个性、独特性、思想性、能动性,但是你又不能过分地挑战和藐视社会的一些
5、共同认同的基本价值。这也是人之所以人的社会性决定的。 【写作内容】今年高考前夕,上海高考作文命题组的周宏老师在松江二中做了一次作文的讲座,半开玩笑半认真的对高三的学生们说了这样一句话:“同学们,记得买6月6号的报纸看啊!”这并不是要孩子们真的去买高考前那一天的报纸,而是在暗示希望学生们能关心一下社会,关注当下,希望学生们在作文时能联系到学生自我学习生活,希望这些即将成年或也已成年的祖国的未来们能在作文中展现“大胸怀”和“大抱负“,然而这种壮士情怀正是现在的孩子们欠缺的。在高考制度的碾压下,他们看似有很多可能很多自由
6、,其实却也没什么自由可言,而这也恰恰可以成为他们作文中的诉求,用真情、真理来“我手写我心”,联系当下,提高自己对社会的理性认知。 【趋势分析】近年上海作文题一直延续材料作文的形式,材料短小,有限制,有空间,灵活、开放,在审题与写作体裁的选择上没有大障碍,这一命题形式短期不会打破。题材贴近生活,关注社会是上海高考作文坚持的命题思想。学生要善于由“内”而“外”,以自身的考察为入口,以社会的思考为出口,以对身边事实的关照为基础,结合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出一个属于自己的结论。对生活的关照思考就是对社会的思考。高考作文其实
7、就是考查语言结构与思想匹配程度,思考的深度和广度决定了写作的高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