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二聚体测定在结肠癌中的临床意义.doc

D二聚体测定在结肠癌中的临床意义.doc

ID:52037310

大小:7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22

D二聚体测定在结肠癌中的临床意义.doc_第1页
D二聚体测定在结肠癌中的临床意义.doc_第2页
D二聚体测定在结肠癌中的临床意义.doc_第3页
D二聚体测定在结肠癌中的临床意义.doc_第4页
D二聚体测定在结肠癌中的临床意义.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D二聚体测定在结肠癌中的临床意义.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D二聚体测定在结肠癌中的临床意义[摘要]目的探讨调查D二聚体测定在结肠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以62例该院肿瘤科结肠癌患者为观察组,同期于体检中心体检的健康人群62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D二聚体阳性率,结肠癌患者发牛转移及未发生转移患者化疗前的D二聚体测定结果比较、化疗前后D二聚体变化与疗效之间的关系、临床分期与D二聚体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观察组D二聚体检查阳性率为46.77%,对照组为0%,观察组患者D二聚体检查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D患者为(0.92±0.34)mg/L,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结论D二聚体含量与结肠癌发病情况、是否发生

2、转移及转移情况、疾病临床分期、预后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关键词]D二聚体;结肠癌;癌胚抗原[中图分类号]R735.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742(2014)02(b)-0184-02结肠癌为临床常见消化系统肿瘤类型之一,是指在遗传或环境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结肠粘膜出现的恶性病变[1-2]o40-50岁为发病高危人群,其约占所有恶性肿瘤患者的10%左右。D二聚体为纤维蛋白降解产生的产物之一[3]。近年来研究表明,D二聚体含量与恶性肿瘤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4-6]o该研究通过分析2011年5月一2013年5月间62例结肠癌患者的病情与D二聚体之间的

3、关系,旨在探讨调查D二聚体测定在结肠癌中的临床意义,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于该院肿瘤科接受治疗的结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共62例,为观察组,所有患者均经穿刺活检病理学检查证实。其中,男性41例,女性21例;平均年龄为(61.02±17.28)岁;病程为1〜7年,平均病程为(3.91±1.27)年。选取同期于该院体检中心体检的健康人群为对照组,共62例,男性为39例,女性23例;平均年龄为(59.58±11.42)岁;19例未发生转移,29例发生周围淋巴结转移;14例发生远处脏器转移。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均排除心脑血管、血液系统疾病及肝肾功能损害,且

4、近半月均未服用阿司匹林筹影响纤维蛋白原及凝血功能的药物。两组患者在性别组成、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血标本采集方法患者早晨空腹抽取静脉血约2mL注入装有0.2mL枸椽酸钠(浓度109mmol/L)的试管中,离心取血浆,进行D二聚体检查。1.3检验仪器与试剂D-二聚体的检测采用SYSMEXCA-1500全自动血凝仪,试剂采用原装SIEMENSD-Dime试剂进行检测。D二聚体正常值参考范围:<0.5mg/Lo1.4疗效评价标准按RECTST疗效评价标准进行。完全缓解(CR):目标病灶均已完全消失;部分缓解(PR):与基线状态相比,病

5、灶最长径之和减少至少为30%;病变稳定(SD):介于疾病进展与部分缓解之间;病变进展(PD):与治疗开始前相比,病灶增大,或出现新的病灶。1.5统计指标D二聚体阳性率、结肠癌患者发生转移及未发生转移患者化疗前的D二聚体测定结果比较、化疗前后D二聚体变化与疗效Z间的关系、临床分期与D二聚体含量之间的关系。1.6统计方法数据收集及统计采用SPSS17.0数据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X-土s)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例数)、%(百分比)表示,采用乂2检验。2结果2.1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D二聚体阳性率比较观察组29例患者D二聚体检查结果为阳性,阳性率为46.77%;对

6、照组无一例患者检查结果为阳性。观察组患者D二聚体检查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C0.05)。见表1。2.2结肠癌患者化疗前D二聚体测定结果比较在62例结肠癌患者中,19例未发生转移,D二聚体含量为(0.23土0.09)mg/L;29例发生周围淋巴结转移,D二聚体含量为(1・51±1・45)mg/L;14例发生远处脏器转移,D二聚体含量为(2.23±1・29)mg/Lo随结肠癌转移情况的加重,D二聚体含量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详见表22.3结肠癌患者临床分期与D二聚体之间的关系结肠癌II期、III期、IV期D二聚体含量分别为

7、(0.27±0・08)mg/L、(1.16土0.36)mg/L、(2.01±0.82)mg/Lo提示结肠癌分期越晚,D二聚体含量越高,各分期D二聚体含量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2.4结肠癌患者化疗前后D二聚体测定差值经化疗,结肠癌CR+PR患者为30例,D二聚体变化值为(-0・43±0.21)mg/L,较治疗前显著性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患者为13例,D二聚体变化值为(0・92±0.34)mg/L,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3讨论目前,我国结肠癌发病率逐年增加,因该病发病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常被误诊或漏诊,故

8、发现时一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