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自主学习的新课堂

营造自主学习的新课堂

ID:5198932

大小:3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2-06

营造自主学习的新课堂_第1页
营造自主学习的新课堂_第2页
营造自主学习的新课堂_第3页
营造自主学习的新课堂_第4页
营造自主学习的新课堂_第5页
资源描述:

《营造自主学习的新课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营造自主学习的新课堂[摘要]职高语文的教学必须努力践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真正从学生角度出发,创造各种各样的有利条件,帮助学生进行自主而有效的学习。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对职业中学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清醒而且明确的认识,利用各种条件,为学生营造健康和谐的自主学习新课堂,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关键词]营造 自主学习 新课堂新的课程理念中明确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认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进取精神,注重质疑问难,切磋学问,砥砺思想,倡导自主、合作、探究

2、的学习方式。”可见实现学生主体性学习已经成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那么怎样才能帮助学生实现主体性学习呢?在笔者看来,要让学生在教学中实现自主学习,就要为他们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新课堂。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是指学校教学活动发生的主要场所,也就是教室。现代意义上的课堂,是课程与教学活动的综合体,它包括课堂实施、课程资源开发、教学活动、师生关系、教学环境等多种教育要素及其相互关系。要想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课堂的众多的构成因素,为学生创造一个开放、民主的教学空间。一、相互尊重——健康课堂的基石美国学者纳卡莫拉在他的《健康课堂管理》一书中指出:“健康课堂最突

3、出的一个方面就是生活和学习在其中的每一个人,不管是教师、学生,还是教师的助手,或者任何与课堂有关联的人,所有的人都以诚相待、相互尊重。”由此可见,健康课堂的最重要因素就是尊重,相互间的尊重。而我们此前却片面强调了学生对老师的尊重,而忽视了老师对学生的尊重。这种师生关系的不对称,正是我们的教育缺乏民主的体现,它造成了师生关系的紧张与严重对立。在这种缺乏民主宽松与和谐的课堂氛围下,职高的语文课堂又怎能为教学创造健康的环境呢?职业中学的语文教师要学会尊重,就要把自己的教育对象看成是平等的独立个体。应该认识到,学生不是教师权威的附庸,而是有自己独立而活跃的思想,有表达个人见解的意愿和

4、权力,教师应该充分给予学生展示自己才能和智慧的空间。无论是什么样的学生,只要是他在思考,不管他的问题和回答多么错误百出甚至幼稚可笑,我们都不能轻易地否定。因为思考的每一步都值得肯定。相比结果而言,我们更加看重过程。在一位教师的语文课上,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情。他的班上有一个非常调皮的学生,从来不好好上课,课堂上不是睡觉就是捣乱。一般教师要么视而不见,要么厉言训斥,但是收效不大。这位教师却和别的老师不一样,他总是用简单的问题向这位学生提问,大多数时候这位学生都是回答不知道,这位教师也不生气。他对这位学生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你再好好想一想,我相信你一定能回答出这个问题的。”有一

5、天,这位学生终于撞大运似的答对了一个问题。这位教师非常高兴,大大地夸奖了他,说:“我早就知道你很聪明的。”从那以后,这个学生在语文课上开始积极主动地回答问题,成功率也开始逐渐提高。这位教师在他的工作笔记中说:“我就是要用我的尊重和耐心感动他。”这让笔者深深地感受到,在提问的过程中,尊重受教育者主体是一个必须始终遵循的原则,它必将唤起受教育者的认同感受,并在潜移默化中把学生引向积极的思维。而对待学生错误回答的宽容和引导,则是对学生真正尊重的一个重要体现,也是这种转变发生的关键。二、开放——走出教室课堂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是相对静止而且比较封闭的,它把问题教学禁锢在了教室这样一个狭

6、小的空间里,学生的思维也就随着这种禁锢而僵化、而呆板。现今社会,并不需要“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而需要的是那些“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能解决各方面问题的社会性人才。而职高的学生,他们将从职校这座桥梁直接步入社会。职高的教育要教给他们的,应该不仅仅是专业技能,更应该包括能够帮助他们顺利适应社会的人文素养。这种人文素养,仅靠把学生关在教室里死读书是无法形成的。然而,要想让学生完全脱离课堂走向社会,也是非常不现实的。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我们树立一种全新的教学观。学校的课堂应该是开放的,至少要让学生在思维上不受“教室课堂”的空间限制,不

7、受与现实有相当距离的“圣贤书本”的束缚。问题教学应该把职高的学生引向更为深广的社会,让课堂不仅仅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场所,更要成为学生了解社会、适应社会的一个重要载体,必要时,它还可以为学生提供社会生活的预演。这种“走出”,笔者认为可以用两种方法来进行:其一,把生活带进课堂。学生通常是把自己在课堂上学到的东西与生活相对立的,他们认为,学习是学习,生活是生活。可是大道易简,学习中获得的真理常常可以在生活中得到印证,学习最终也常常是为了生活。因此,我们在课堂上没有墨守成规,远离生活实际,就着书本谈书本。相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