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同步换血术治疗重症新生儿溶血病27例临床研究

全自动同步换血术治疗重症新生儿溶血病27例临床研究

ID:5186556

大小:2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2-05

全自动同步换血术治疗重症新生儿溶血病27例临床研究_第1页
全自动同步换血术治疗重症新生儿溶血病27例临床研究_第2页
全自动同步换血术治疗重症新生儿溶血病27例临床研究_第3页
全自动同步换血术治疗重症新生儿溶血病27例临床研究_第4页
全自动同步换血术治疗重症新生儿溶血病27例临床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全自动同步换血术治疗重症新生儿溶血病27例临床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全自动同步换血术治疗重症新生儿溶血病27例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全自动同步换血术在新生儿溶血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27例达换血标准的新生儿溶血病患儿采用以外周动静脉作为输入、输出途径,用两部输液泵建立全自动双管末梢血管同步换血,换血前后检测患儿各项胆红素水平及血压、电解质、血糖水平。结果换血前后血清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非结合胆红素下降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7例患儿黄疸完全消退,最早为换血后2d,最迟13d,平均6d。结论全自动同步换血术可迅速降低胆红素水平,治疗新生儿溶血病的效果显著,无明显并发症;相对于传统换血术可减少

2、感染机会,对血压影响小,适宜临床推广应用。[关键词]全自动同步换血术;新生儿溶血病;临床分析[中图分类号]R556.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721(2014)01(b)-0035-036新生儿溶血病是指母婴血型不合(ABO血型或Rh血型等)而引起的同族免疫性溶血[1],若治疗不及时可引起重度高胆红素血症,导致胆红素脑病,造成程度不同的不可逆的神经系统后遗症,甚至危及患儿的生命。换血疗法可较快地清除血液中游离的胆红素及易破坏的致敏红细胞,降低胆红素脑病及死亡的发生率。目前国内传统的换血方法是外周动静脉同步输血、抽血式换血术,

3、此方法易发生感染且易导致其他并发症。本院新生儿科2009年2月~2012年8月应用全自动同步换血术治疗新生儿溶血病27例,取得显著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7例研究对象均为本院新生儿科住院患儿,其中,男15例,女12例;入院日龄为生后24~72h,胎龄均>37周,体重4000g7例。ABO溶血症24例,Rh溶血症3例。其中,贫血患儿23例,早期胆红素脑病患儿5例。1.2换血指征检查母婴ABO和Rh血型,证实有血型不合存在,改良Coombs和抗体释放试验中有一项阳性即可确诊为溶血病。3例Rh溶血症患儿及9例ABO溶血症患儿

4、出生后24h内出现黄疸,15例ABO溶血症患儿出生后2~3d出现黄疸,均进行性加重。并发症:水肿、肝脾大、心力衰竭等。换血指征:出生后12h内胆红素每小时上升>12μmol/L者;光疗失败者;有早期胆红素脑病表现者[2];血清总胆红素>340μmol/L(主要以非结合胆红素升高)者。1.3方法627例患儿均辅以常规治疗:蓝光照射,静脉滴注人血白蛋白(1g/kg)和人免疫球蛋白(1g/kg)。换血疗法均采用全自动同步换血术。换血量为患儿血量的2倍,即2×80ml/kg或150~180ml/kg。使用“洗涤O型红细胞悬液+AB型血浆”进行换血,可避

5、免红细胞表面的血型抗体再次引起的溶血[3]。本科ABO溶血者换血选用AB型新鲜血浆、O型洗涤红细胞悬液。因红细胞悬液与血浆混合后会稀释而降低血细胞比容,故本科多选择球浆量的配比为2∶1。Rh溶血者选用Rh血型同母亲,ABO血型同患儿的鲜血。术前患儿禁食4h。苯巴比妥钠10mg/kg静脉注射镇静。换血前应保持患儿体温、血压、血糖、血气分析及电解质各项指标稳定。将患儿置于远红外线辐射台上,给予心电监护。建立换血通道。输血途径选用头皮静脉。静脉穿刺成功后连接输血泵。血液通过输血泵从穿刺处静脉持续均匀输入。出血通道首选桡动脉,如桡动脉穿刺失败可选用肱动

6、脉等外周动脉。外周动脉穿刺成功后接延长管、2个三通管:分别接肝素冲管液、竖式输液泵及容纳废血的60ml注射器。静脉端输入15~20ml血液后,动脉端开始以相同速度经输液泵同步输出患儿血液,使输入、输出量平衡。输血、出血同步于2~46h完成。换血期间监测生命体征,半小时检查一次血气、电解质及血糖。一旦发现异常,立即建立另一个周围静脉通道给予纠正。换血后继续蓝光照射治疗,每天经皮测胆红素,密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6.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

7、换血过程中及换血后出现一过性高血糖4例,低钙血症2例,暂时性低血糖2例,青铜症1例,给予对应处理后均恢复正常。表2换血前后患儿血压及生化指标变化的比较(x±s)3讨论新生儿溶血病是由母婴血型不合、血型抗原免疫所引起。以ABO血型不合最为常见,Rh血型不合较少见。新生儿溶血病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患儿出现高胆红素血症,一般在出生后246h内出现,发展迅速[4],若不及时治疗,过高的胆红素可透过血-脑脊液屏障,造成不可逆的中枢系统功能障碍,引起胆红素脑病,导致听力及视力损害、运动功能障碍、癫痫、脑性瘫痪甚至死亡,故应尽快降低胆红素水平[5]。换血疗法是快

8、速、显著降低胆红素最有效的方法[6]。换血疗法可用来治疗药物中毒、败血症,在新生儿科主要用来治疗重症新生儿溶血病[7]。其换血作用:显著降低血清胆红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