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1848904
大小:19.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16
《教在导学善诱思,学贵自主创高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在导学善诱思,学贵自主创高效——浅谈“导学自主”在教育教学中的实践和作用“导学自主”是一种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导”,即主导、诱导,“学”,即学习、学问;“自”,即自悟、自得,“主”,即主体、主动。“导学自主”的教育教学模式,是以现代教学理论为指导,以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权利和主体地位为前提的,它有助于正确处理教师引导和学生自主的关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在导学善诱思“导学”二字,侧重的是教师“教”的方面。传统的课堂,往往是以老师的“教”为主,一节课的大部分时间都被老师占据,学生在课堂上常常只是一个单纯的
2、倾听者、接受者,其结果却往往是:老师疲惫不堪、学生依旧茫然。“导学自主”的教学思想在教师的“教”方面做出了重大的转变。在以“导学自主”为主导思想的课堂上,老师不再是一个简单的“传授者”,而变成了一个重要的“引导者”,老师要一步步引导学生去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进而去解决问题。因此,要做好“导学”,教师必须要学会“诱思”,善于“诱思”。根据“导学自主”的理论和教育教学实践,我把“诱思”过程分成了重要的三大块:课前目标分配,课上交流启发和课下反思巩固。(一)课前目标分配做好课前目标分配是做好“导学”“诱思”的第一环。6中学生的学习科目偏多,学习任务繁重,如果每一
3、个科目都把任务量全部压到一个学生身上,学生的时间和精力就会不足以承受,结果则很可能是学生敷衍了事、教学收效甚微。因此,我们每一个科目就必须对目标问题做好课前的适当分配。那么,如何做到合理分配课前目标呢?我认为必须做到以下两点。第一,巧妙设计问题,达成课前目标。要做到巧妙设计问题,就需要我们在编写导学案方面下功夫。设计的问题要符合以下特征:梯度性、启发性和可操作性。我们要围绕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来设计问题,设计的问题要有难有易,具有启发学生深入思考的作用。第二,具体分配目标,注重学生层次。在具体分配目标问题的时候,一定要注重学生的差异性,要分配给不同学习层次的
4、学生不同难易程度的问题,从而让学生都能努力探究出问题的结果,有利于学生形成和保持浓厚的探究学习兴趣。(二)课上交流启发课上的交流启发是做好“导学”、“诱思”的关键。学生课下的探究程度、探究效果都集中展现在课堂中,课堂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交流、生成阶段。所以,我们必须做好课堂上对学生的启发诱导。首先,注重创设情境,激起学生兴趣。比如,在教学生吹葫芦丝的时候,我们可以先播放一段用葫芦丝演绎的音乐,引导学生仔细倾听,并提出问题:大家听过这段音乐后有什么感受呢?能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吗?然后引导学生自主交流各自内心的感受,以此来唤起学生对葫芦丝的喜爱,这就为下面的学习
5、做好了铺垫。第二,巧用课堂智慧,步步启迪思维。课堂生成的时候,意外情况会非常多,很多问题是老师在课前所没有想到的。面对这样的课堂意外,我们要善于运用自己的教学智慧,化意外为精彩。比如,在学朱自清的《春》的时候,老师引导学生描绘春天的画面,有学生却说:“老师,我在听春。”一个“听”6字引发了一些同学的不解:春,怎么可以听呢?这个时候,如果老师能顺势引导学生把“视觉”转化为“听觉”,整个课堂就会变得更生动更精彩。我们可以说:“同学们,春的确是可以听的,我们听到了鸟的鸣叫,听到了春风的吹拂,甚至可以听到花开的声音。大家想一想,我们还可以怎样倾听春天的声音呢?”这
6、样,就变课堂意外为无限精彩了。这样的精彩越多,学生的思维就会越开阔,课堂的“导学”就会越有效。(三)课下反思巩固要想实现好的教学效果,引导学生做好课下的反思巩固也是非常重要的。课前探究了,课上交流了,课下如何反思巩固呢?除了学生自身的努力之外,还需要老师去引导学生在哪些方面反思巩固、如何更好地反思巩固。首先,要引导学生学会总结反思、创设问题。课堂结束了,不代表本节课的学习结束了,在课下学生要注重自己对课堂的总结和反思,并学会主动创设问题、互动解答、相互提问、交流评价。另外,还要引导学生有质疑精神,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中国自古就有戴震难师,到今天,我们的学生
7、更要有质疑的精神,有质疑才会有创新,有创新才会有发展。学贵自主创高效“自主”二字,侧重的是学生“学”的方面。传统课堂上,学生是被动的,不能很好的参与课堂,他们的潜能不能得到很好的激发。“导学自主”的教育教学思想倡导“学贵自主”,这就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使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在“导学自主”的新型课堂上,教师变成了“引导者”6,而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老师和学生课堂地位的转变,必然会带来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和良性循环,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三点重要表现:一、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效果更佳。二、情感高度融入,利于思想教育。三、善于动脑动手,提高综合素质。(一
8、)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效果更佳课前,目标问题分配到不同的小组之后,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