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1847896
大小:2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16
《桃花源记大道之行也对比阅读.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大道之行也》和《桃花源记》节选,[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选自《礼记.礼运》)[乙]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不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
2、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选自《桃花源记》)【小题1】下列划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选贤与能(通“举”,选拔)B.男有分,女有归(职分,指职业、职守)C.盗窃乱贼而不作(小偷)D.货恶其弃于地也(憎恶)【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讲信修睦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B.是故谋闭而不兴水波不兴C.天下为公不必为己D.莲,花之君子者也能以径寸之木【小题3】下面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道之行也》的主旨是阐明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B.“天下为
3、公”是说所有的社会成员都要有公心,为人民多做好事。C.《桃花源记》选段写了渔人进入桃花源,看到源内优美的环境,源中人快乐、幸福、安定的生活,并体会到他们的心情。D.“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不太合乎实际。桃花源人是秦朝时进入此“绝境”的,是与外人“间隔”的。从秦到晋太元年间有五百多年,桃花源外的人衣着变化很大,桃花源中人衣着不可能“悉如外人”。【小题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小题5】[甲]文中阐述的“大同社会”与[乙]文中描绘的“世外桃源”有什么相似
4、的地方?(2分)【小题6】<<桃花源记>><<大道之行也>>两文反映了古人对人类,不同的是,前文对理想社会进行了,后文则是。【小题7】乙文中“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一句与甲文中所表达的内涵是相同的。【小题8】比较《桃花源记》与《大道之行也》两者对理想社会看法的异同【小题9】<<桃花源记>>和<<大道之行也>>的表达方式有什么不同答案:【小题1】C【小题1】D 【小题1】B “天下为公”是说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 【小题1】(1)对于财货,人们的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2)田间小路交错相通
5、,(村落间)能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小题1】两文都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追求。(结合语句分析也可) 答案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C、盗窃乱贼而不作(贼:害人)。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字词的理解能力。点评:文言实词的考查,最常见的命题形式是,指定文中若干个词让学生作解释。要求解释的词,一般为常见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往往是命题的重点,当然也应该成为同学们备考的重点。【小题1】试题分析:A:培养,动词/长,形容词;B:发生,动词/兴起,动词;C:是,动词/为了,介词。 D、之,结构
6、助词,的;结构助词,的。经分析,选D。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字词的理解能力。点评:文言实词的考查,最常见的命题形式是,指定文中若干个词让学生作解释。要求解释的词,一般为常见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往往是命题的重点,当然也应该成为同学们备考的重点。【小题1】试题分析:B、“天下为公”是说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点评:分析文章的内容,一定要联系文章的前后文,根据前后文的描写来分析作者写一些语句的原因。如本道题,就结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
7、睦”这句话来理解即可。【小题1】试题分析:翻译(1)句时,注意“货是财物的意思,恶是憎恶的意思,于是在的意思,于是给的意思”;翻译(2)时,注意“阡陌是田间小路的意思,交通是交错相通的意思”,还要补充出省略的“村落间”。同时还要保证所翻译句子的完整性与准确性。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翻译语句的能力。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翻译的标准是三个字:信、达、雅。对于学生而言,能达到前两个标准“信”(准确无误)和“达”(通顺流畅)就很不错了。因为中考要求文言翻译要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对关键词语的理解、
8、特殊句式的判断要求较高。【小题1】试题分析:根据甲文中“幼有所养,老有所终,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等描写以及乙文中“景色美好、人们生活安乐”等描写来分析甲乙两文的相似之处之处,都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小题6】老有所终,幼有所长14.两文都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反映的社会都是大同化,理想化,和谐化15.(1)、陶渊明是一位隐士,他追求的是像桃花园一般的没有苛刻的税收,官兵的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