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求诸己之探索.doc

反求诸己之探索.doc

ID:51843863

大小:160.85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3-16

反求诸己之探索.doc_第1页
反求诸己之探索.doc_第2页
反求诸己之探索.doc_第3页
反求诸己之探索.doc_第4页
反求诸己之探索.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反求诸己之探索.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题目“反求诸己”之探索学生姓名王海麟课程中华文化哲学篇学号2016141452175学院电子信息学院“反求诸己”之探索——读《“己学”发略:本体的综合构造与儒家的生命哲学》王海麟电子信息学院2016141452175【摘要】“己学”是麻尧宾先生所创立的以“己”为本体,“物”、“心”、“理”不即不离,浑然一体,上达宇宙本体,下致人伦日用的一门即本体即工夫即境界的超融意义的现代新儒学学派。“己学”根底来自于两系统:一、来自于传统的儒家哲学系统。特别是儒家所强调之“为己之学”。二、来自于西方哲学的系统。其重分辨、重分析、重理性。“己学”既

2、然来源于儒学也归属于儒学,则对于“反求诸己”这一中国文化传统中思维指向和思维形式概括与准确表述的探索显得尤为重要。【关键词】己学;儒家;仁;反求诸己一、“己学”概况麻尧宾先生所创立的“己学”并非是一门孤立的,无史料支持的学派。相反,“己学”继承自对中国影响最大的哲学学派——“儒学”,在沿袭了古代儒学学派的精华之后又立足现代,融汇西方哲学,中西合璧,真正做到了古今中外样样包含,是一门具有实用价值的现代新儒学学派。“己学”是对儒家哲学的接着讲,是对人本主义的打破与转拨,它从宇宙本体处出发下贯,然后逐步细致入微到现实当下的人伦社会中来,而

3、我们所面对的当下人伦生活又无不包含着政治经济问题。这样一来,“己学”就弥补了历史上儒家各重一方,内圣外王不能圆融的问题。也适应了当今世界的多元化,让传统儒学在现代社会的面貌焕然一新,与时俱进。“为己”思想由孔子提出后,作为儒家思想的基本前提为后期儒学流派所继承,“为己之学”得到进一步展开。传统儒家从先秦孔孟荀到宋明朱子王阳明,坚持了“学者为己”的为学宗旨。“为己之学”反映了儒家对主体自我的肯定,体现了对个体内心精神世界的关切。在当今中西文化冲突与融合的时代背景下,面对人役于物、工具理性凌驾于价值理性之上的人类的尴尬境地,现代新儒家杜

4、维明对传统儒家的“为己之学”赞赏有加,认为在人类现代化的进程中,儒家的为己之学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他说:“在儒家的传统里,学做一个完善的人不仅是一个首要关切的问题,而且是终极关切和全面关切的问题。”学者为己是儒家的一贯之道。为己之学的起点必然是为学动机的为己性,这里的“为己”并不是我们今天所理解的个人主义意义上的为了自己的某种利益,而是说作为人际关系中心的自我,是道德修养的主体和核心,是为学的起点。按照儒家的思维方式,自我处于各种关系的核心,因此,要外王必然要内圣,要实现天人合一、社会和谐,均要以个人的自觉修养为基础。学者为己的启发

5、意义,也许可以被理解为自我修养的一种命令,内在的认识自己是在外部世界正确行为的前提。“为己,欲得之于己也。为人,欲见之于人也。”为己之学指向自我以实现圣贤人格为指归;为人之学以求人知,是一种功利价值。因此,儒家所言之学就是在于强调修己成圣的优先性与根本性。反求诸己,是说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因,在己不在人,在内不在外。事物发展变化的主动权,完全取决于自己的认识、行动与选择,要在己处着眼着力。其现代哲学解读当为:在主客体关系的行为实践中,如有所不能、有所不达,不是怨天尤人,归咎客体,而是从主体方面找原因,即“从主观的方面”看待世界。反求诸已

6、,是贯穿《孟子》一书的主要哲学观念,是中华文化传统中思维指向与思维形式概括与准确的表述之一。理解与把握这种思维指向与思维形式,与当下的文化建设与个人修养,仍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二、“反求诸己”思想初探 反求诸己这一说法源于《论语》,在《论语·卫灵公》中孔子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又说:“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孟子演绎说:“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仔细品味我们可以得出,孔子反求诸己有两个特点:一是求其道德品质上的“正”,二是求其知识、技艺上的“能”。孟子继承了孔子道

7、德品质上的正,而对知识技艺上道德能却提之甚少。但孟子以心论、人性论作为修身的理论基础,论述更合乎逻辑,更加缜密,更富有理论色彩。孟子之于孔子的反求诸己,有了极大的发展与充实。  反求诸己,更多的体现在孟子的思想中。从思想传承的角度来看,孟子“反求诸己”的思想。直接来自于孔子。孔子明确地提出:“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在《中庸》中,孔子也说过:“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大学》中:“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即品德高尚的人(君子)要自己先能够做到,然后再要求别人做到,自己不做才能要求别人不去做。[1

8、]   “求诸己”,是孔子的仁德的修养方法,用通俗的语言来解释,就是在道德的修养方面要多要求自己,这也正是大学之道所一直提倡的修身的一种方法,从自身出发,承认主体自觉性的基础上把自己作为道德修养的出发点。从求诸己出发,以至于达到至善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