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采后保鲜知识.docx

草莓采后保鲜知识.docx

ID:51746447

大小:13.86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15

草莓采后保鲜知识.docx_第1页
草莓采后保鲜知识.docx_第2页
资源描述:

《草莓采后保鲜知识.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保鲜知识】草莓采后保鲜知识草莓(FragariaananassaDuch.)是蔷薇科草莓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果实为红色浆果,其外观呈心形,柔软多汁,酸甜可口,芳香浓郁;且富含花青素等多种活性成分,营养丰富,素有“水果皇后”之称;因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在国内外均被视为高档水果,市场需求量日增。草莓的不耐贮性草莓由于本身果品特性,耐贮性差,采后不易进行保鲜。主要表现在:草莓果实含水量高,组织娇嫩,果皮极薄,在采收和贮运过程中易受到机械损伤;且采后呼吸旺盛,容易为微生物侵染,极易感染灰霉病和根霉病;在常温下极不耐贮藏,放置1-2天就开始变色、变味、软化,甚至腐烂,商品率迅速下降

2、。草莓的采后生理特性草莓属于非呼吸跃变型水果,对乙烯处理不反应,所以草莓应该在果实完全成熟后采摘。但草莓采摘后生理代谢旺盛,常温下呼吸强度大,需要进行低温冷藏。研究表明,草莓采后贮运的最适温度是0±0.5℃,最适相对湿度是90%-95%。此外,草莓对环境中高浓度二氧化碳具有较强的忍耐力。利用低温环境结合高浓度二氧化碳处理,可以有效地延长草莓的贮藏期和货架寿命。草莓的采后处理技术1、分级我国于2001年发布了草莓农业行业标准(NY/T444-2001)。根据该标准,草莓的质量要求包括感官品质指标、理化指标和卫生指标三个方面的内容。感官品质指标包括外观品质基本要求、果形及色泽、果

3、实着色度、单果重、碰压伤和畸形果。理化指标包括可溶性固形物、总酸量和果实硬度。草莓采后应依据这三个方面的内容进行分级,或者参考行业标准,制定并执行公司内部详细的果品标准进行分级。2、预冷草莓采摘时温度较高,需要尽快预冷。如下图所示,采摘后2小时内预冷,草莓果实的鲜销性下降至80%-90%,随着预冷延迟时间的增长,鲜销性逐渐降低,延迟8小时预冷,鲜销性降到30%。采用强制通风预冷可使草莓在1小时内降到1℃,而空气预冷需要9小时才能达到这个温度。草莓不适宜冰水预冷,一是可能造成草莓交叉感染病菌;二是预冷后草莓表面会失去光泽。3、包装草莓的包装比较讲究,不可过满,严禁挤压。内包装可

4、选用定量的塑料盒或塑料托盘,果实排列整齐,然后装入木箱或塑料箱中。也可采用定制的果盘,再用聚乙烯薄膜套好果盘,密封。4、运输草莓运输最好用冷藏车。运输过程保持低温,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可大幅度降低腐烂率,提高商品价值。如运输途中,在草莓包装箱外罩塑料膜,使二氧化碳浓度由开始时的4%提高到21%,可使腐烂率减少50%。草莓的贮藏保鲜1、冷藏草莓的适宜冷藏温度是0℃,适宜的相对湿度为90%-95%,该温湿度条件下一般可保鲜7-10天。果实采摘后,应及时运送到冷库并预冷到1℃。2、气调贮藏和薄膜包装气调贮藏和薄膜包装可起到减缓果实衰老和延长贮藏寿命的作用,再结合适当的低温贮藏条件,其

5、保鲜效果将更为显著。气调贮藏应用于草莓保鲜的研究中,低温结合低O2、高CO2处理均可抑制草莓果实的腐烂,尤其是10%~20%高CO2对草莓采后防腐有显著的效果。目前,气调贮藏是较先进的保鲜技术,也是当前发达国家使用较广的技术之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