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1737755
大小:1.29 MB
页数:37页
时间:2020-02-29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灯光》教学课件.ppt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灯光六年级语文下册阅读提示灯光,我们都非常熟悉,平时并不特别注意它。本文作者却对灯光有着特殊的感受,因为在他的经历中,围绕着灯光,发生过一个感人的故事。阅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朗读围绕“灯光”记叙了战争年代,郝副营长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围绕“灯光”作者写了一件什么事?认读:陷入憧憬璀璨围歼阻击郝副营长划着火柴千钧一发xiànchōngjǐngcuǐcànjiānzǔzháohăo【词语理解】[高悬]高挂。例:清风习习,明月高悬,好一个迷人的夜晚![豫皖苏]豫:河南省。皖:安徽省。苏:江苏
2、省。[宏伟](规模、计划等)雄伟壮大。例:宏伟的南京长江大桥横跨大江南北,桥上行人车辆川流不息。[漫步]没有目的而悠闲地走。例:漫步在林荫路上,我们心中舒畅极了。[围歼战]包围起来歼灭敌人的战斗。[交通沟]阵地内连接堑壕、工事,供交通联络的壕沟。也叫交通壕。[倚]靠着。[胸墙]为了便于射击和减少敌人火力可能造成的损失,在战壕边沿用土堆砌起来的矮墙。[憧憬]向往。例:孩子们听着老人的话,憧憬着美好的明天。[千钧一发]钧:古代重量单位,一钧等于30斤。千钧一发指千钧的重量系在一根头发上,比喻极其危险。例:敌人越
3、来越近,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小战士勇敢地扔出了一颗手榴弹。[世纪]100年为一个世纪。[璀璨]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本课指天安门广场灯光耀眼。例:一颗颗钻石在灯光下放射着璀璨的光芒。词语回家(1)对未来的美好期待与向往。()(2)形容珠玉、灯光等光彩耀眼。()(3)自己对自己说话。()(4)千钧的重量系在一根头发上,比喻极其危险。()璀璨千钧一发自言自语憧憬【近义词】宏伟(雄伟)赞叹(称赞)沉思(深思) 沉寂(沉静)暴露(显露)憧憬(向往) 浓密(茂密)倚(靠)【反义词】挺进<撤退>漆黑<雪白>沉寂<喧闹
4、>短暂<漫长>暴露<隐蔽>浓密<稀疏>《灯光》这篇课文给我们描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它是谁写的呢?王愿坚是当代著名的作家。1945年参加八路军。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当过随军记者,解放后创作了不少革命历史题材小说。《闪闪的红星》这部电影的编剧就有他一个。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哪些地方是写现在,哪些地方是写往事的?全文一头一尾是写现在,中间大部分是写往事。即第一、二自然段和最后自然段写的是现在,其余写的都是往事。爱看灯光→回忆往事→难忘过去【文章结构】【分段段意】第一段(第1、2节):由天安门广场的灯
5、光勾起作者对灯光往事的回忆。第二段(第3—12节):叙述关于灯光的往事。第三段(第13节):作者面对天安门前璀璨的灯光,又缅怀起这位先烈。灯光事物联想事物看(灯)听(“多好啊”)往事想(战友)1、郝副营长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重点)2、课文以灯光为题,开头结尾都提到天安门前的灯,有什么深意?(重点)3、课文共有几处出现了“多好啊!”这句话,你能不能找出是谁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他们说这些话时看到了什么,会想些什么?(重点难点)4·体会本文的写作特点。(重点)课文朗读读课文,思考1、郝副营长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
6、象?郝副营长是一个积极上进,热爱读书;热爱孩子,向往美好生活;英勇善战,勇于牺牲的战斗英雄。2、课文以灯光为题,开头结尾都提到天安门前的灯,有什么深意?沸腾的天安门广场2、课文以灯光为题,开头结尾都提到天安门前的灯,有什么深意?以灯光为线索,贯穿全文,并在开头结尾都写到天安门前的灯,为了告诉读者:这样温暖明亮的灯光,这样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千万不要忘记那些给我们带来幸福生活的革命先烈!“多好啊!”这句话分别是谁在什么情况下说的?游客阅读提示2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我又漫步在广场上,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叹:“
7、多好啊!”(2小节)赏灯感叹!第1次他又划着一根火柴,点燃了烟,又望了一眼图画,深情地说,“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他把头靠在胸墙上,望着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7小节)阅读提示2郝副营长憧憬未来‥‥‥第3次:大约一切准备工作都完成了,这会儿,他正倚着交通沟的胸墙坐着,一手夹着自制的烟卷,拿着火柴盒,一手轻轻地划着(zháo)火柴。他并没有点烟,却借着微弱的亮光看摆在双膝上的一本破书。书上有一幅插图,画的是一盏吊着的电灯,一个孩子正在灯下聚
8、精会神地读书。他注视着那幅图,默默地沉思着。“多好啊!”他在自言自语。(4—5小节)阅读提示2郝副营长看书羡慕!!!第2次(3)第三次说这话的仍然是郝副营长,他相信战争胜利以后,孩子们能在灯光底下学习,他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憧憬。(1)第一次说这话的人是在欣赏这美丽的景色时发出的由衷的赞叹。正是这一声赞叹,引起了作者对往事的回忆。(2)第二次说这话的是郝副营长,战争时期,条件极其艰苦,很多人从没有见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