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导学案答案.doc

《六国论》导学案答案.doc

ID:51677309

大小:27.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14

《六国论》导学案答案.doc_第1页
《六国论》导学案答案.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六国论》导学案答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六国论》导学案答案1、整体把握:速读课文,感知文体和文章内容,并梳理结构脉络明确:史论——叙述评论历史事实、总结历史教训、讽喻时政第一部分(第一、二节),提出论点,并作理性分析,从“不赂者”和“赂者”两方面论证论点。第二部分(第三、四节),以历史事实论证中心论点,分别从“赂者”和“不赂者”两方面进行论述。第三部分(第五、六节)总结历史教训,点明写作目的。六、文本研读1、研读第一部分(1-2节)(1)重要词句非兵不利(兵器)赂秦而力亏(连词,承接)破灭之道(途径,引申为原因)六国互(交互,由此及彼,由彼及此)丧

2、,率(全,都)赂秦耶不赂者以赂者丧(因为)盖(承接上文,表原因,“因为”)失强援,不能独完(形容词作动词,保全)(2)文段分析①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明确:“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②本部分从几个方面论述这一中心论点的?明确:A赂秦力亏,破灭之道也。B不赂者以赂者丧。③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明确:提出中心论点,总领全文,引发以下议论。3、研读第二部分(3-4节)(2)文段分析①这两段文字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述的?明确:以历史事实论证中心论点,分别从“赂者”和“不赂者”两方面进行论述。

3、②用一句话概括第3自然段的中心意思?明确:“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③第3自然段怎样论述赂秦的危害?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明确:本节先总述秦国在攻取之外,接受韩、魏、楚献地的情况:“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后用比较的方法,指出秦受赂所得比战胜所得要大百倍,而三国赂秦所失比战败所失也要大百倍,可见赂秦带来的损失之大。再具体形象地描述赂秦者是怎样陷入“力亏”的境地“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写“奉之弥繁”“得一夕安寝”以后,秦兵又至的逼人情势,这样就自然地引出结论,揭示以地事秦的危害和必然后果。对比

4、论证的方法。④第3自然段中心内容,印证了第一自然段中的哪一句话?明确: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⑤第4自然段中哪一句话能够概括齐国灭亡的原因?明确:“与嬴而不助五国也。”⑥试比较燕赵两国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明确:共同点——形势环境相同,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军事策略相同,能守其土,义不赂秦。不同点——对抗秦国的方式不同燕太子丹招募荆轲刺秦王招致祸患。赵因李牧被谗言所害自毁长城。⑦请找出第一段中与第4自然段意思吻合的一句话。明确:“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⑧最后一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明确:用“向使”引起

5、假设,总结六国情况,使论证更加深入全面,中心论点更加鲜明有力,同时又为下文进一步假设作铺垫,从反面将论证推进一层。第二课时(2)文段分析①第五自然段是怎样展开论述的?明确:第五自然段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段,由评论六国灭亡,总结历史教训,过渡到规劝北宋统治者放弃屈辱求和的方针,把问题的分析由表层过渡到里层。“呜呼……以趋于亡”是承上,继续证明“弊在赂秦”的论点,并且为六国设图存之道:一是用谋臣,“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二是礼贤下士,“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三是六国联合,“并力西向”。用的是假设论证。具体的说

6、,假如六国不赂秦而自强,而对秦齐心协力作战,那么,他们就不至于灭亡。现在六国害怕秦国而赂秦,因此,他们终于灭亡。段中连用“悲夫”、“呜呼”两个感叹词,表达惋惜之情,突出表明六国灭亡教训沉重。“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表达了这样的意图:“为国者”有两层含义,明指六国的统治者,暗指北宋的统治者,一语双关。由这句启下引出第六节,就很自然了。②第六自然段最后一句语带双关,请说明其含义。明确:作者对历史事实分析后的议论,明确了六国赂秦的根本原因,同时也切合当时北宋王朝的实际情况,委婉地劝谕当权者面对北方的威胁,放弃屈

7、辱的妥协政策,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