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复习导学案含答案

《六国论》复习导学案含答案

ID:47428575

大小:52.01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1-10

《六国论》复习导学案含答案_第1页
《六国论》复习导学案含答案_第2页
《六国论》复习导学案含答案_第3页
《六国论》复习导学案含答案_第4页
《六国论》复习导学案含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六国论》复习导学案含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高三语文文言文复习导学案《六国论》复习导学案一.复习要点1.作者及历史背景  苏洵(1009-1066),北宋文学家,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号老泉(其家有老人泉,梅尧臣曾为之作诗,故自号)。年二十七始发愤读书。教二子读书。嘉祐间(1056)携二子轼、辙至京师(轼、辙于嘉祐二年(1057)三月仁宗殿试,同科进士及第。轼22岁,辙19岁),翰林学士欧阳修得苏洵文二十篇,荐于宰相韩琦,授秘书省校书郎。苏洵为文语言明畅,笔力雄健。与其子轼、辙合称'三苏',俱为列入'唐宋八大家'。其著作有《嘉祐集》。本文选自《权书》(共政论与史论十篇,此为其八)。战

2、国时,秦于商鞅变法后日强,而六国由于因循守旧,政治混乱而相对衰落,在秦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只能纷纷割地求和终至灭亡。宋朝鉴于唐末藩镇割据,五代(梁、唐、晋、汉、周)军人乱政,采用中央专制集权政策,军权、财权、人权都归中央,将帅无自主之权,这样虽杜绝了军阀拥兵作乱,但也造成了军事上衰颓。辽(契丹(古族名,古国名)东胡人所建国家,今辽河上游一带)、西夏(党项羌(羌,古族)所建之'大夏',今宁、陕、甘西北部)侵扰,宋军败多胜少,政治外交于是更软弱,'澶(chán)渊之盟'(澶渊,古地名,今河南濮阳县西北)岁输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后辽向宋索地(索

3、晋阳(今太原)、瓦桥(河北雄县)以南十县地),无奈宋又加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西夏王李元昊上书请和,宋答应每年给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苏洵此文正是借论六国赂秦招致灭亡这一点(古人论史事不一定很全面,主要在于立论有据,言之成理。'六国灭亡在于赂秦',此不免片面),批评宋朝贿赂辽、西夏以求苟安的不当,主张任用谋臣奇才而奋起抵御外侮。此文文笔纵横恣肆、简劲切洽,是议论文之典范。二、课文内容简讲1、课文共5段,可根据论证过程分为三部分。(1)第一部分(1段引论)提出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并把它化为两个分论点:一是'赂秦而力亏,破灭

4、之道也',二是'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写法:开宗明义,正见胸有成竹;要点已定,可作论述依据。应该学习这种写法。(2)第二部分(2-3段,本论)论证中心论点,从论证两个分论点来论述。第2段:论述割地赂秦之害:割地赂秦使秦获地比战攻更多,而欲望永不满足,诸侯因割地赂秦而弱,至于破灭。--论证'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论证方法:例证法(小则获邑,大则得城,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引证法(以地事秦……火不灭)。第3段:论述六国不合力抗秦导致破灭:韩、魏、楚割地赂秦,齐附于秦,燕赵孤危战败而亡。--论证'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

5、能独完。'论证方法:例证法(齐附于秦、燕赵用兵后亡),对比法(附于秦之非--用兵之效)(3)第三部分(4-5段,结论)申明结论,点出主旨: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第4段:并力抗秦可抗秦,为秦人积威所劫而趋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第5段: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更不应当--讽喻宋不要重蹈六国破灭之覆辙。2.文章主旨和写作特点(1)主旨文章论述六国灭亡的原因在于赂秦,贿赂敌国就增强了敌人的力量,削弱了自己的力量,必然招致灭亡。以此讽喻宋朝以六国为鉴,不为辽、西夏积威之所劫,应奋起抵御外侮。(2)特点①论证透彻,结构严谨7高三语文

6、文言文复习导学案             ┏1.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    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2.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结构:分别论述分论点:引论--本论--结论。②语言运用特色,气势雄健。有对偶句,排比句,有引用、设问、比喻等。六国论、阿房宫赋一、基础知识回顾:  1.解释下列句中的“以”字的异义或用法。  ①不赂者以赂者丧()②秦以攻取之外()  ③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④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②盖失强援,不能独

7、完()  ③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④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⑤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3.指出下列句中活用的词语并解释。  ①盖失强援,不能独完()②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③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⑤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古今异义的词语。  ①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古义:今义:  ②思厥先祖父。古义:今义:  ③至于颠覆,理宜固然。古义:今义:  ④且燕赵处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古义:今义:(5)而从六国破灭之故事 古义:今义:(6).而犹有可以不赂而

8、胜之之势 古义:今义:  阅读选段,回答问题。  (一)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