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1642216
大小:172.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3-14
《高中数学课程纲要必修.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高中数学必修二》课程纲要学校名称:新密市第二高级中学(东校区)课程类型: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设计教师:适合年级:高一授课时间:一学段,每周5课时时间:2011年8月27日-8-高中数学课程纲要必修2一、课程目标(一) 立体几何部分1、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思辩论证、度量计算等方法认识空间图形及性质,抽象出空间线、面位置关系及有关公理,归纳出线面平行、垂直的判定与性质,并对有关性质能给以证明。2、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用图形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及几何直观能力。3、运用已获得的结论证明一些空间位置关系的简单命题。4、培养
2、学生的空间观念,体会转化的思想方法。(二) 平解析几何初步1、通过学习直线与圆的方程,经历将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又通过处理代数问题,分析代数结果的几何含义,最终解决几何问题的过程,不断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2、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推理运算能力,初步形成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通过数与形的结合,体会对立统一的辨证观点,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二、课程内容(一)立体几何初步1、内容、要求、课时分配序号学习内容学习要求课时分配1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 了解(认识) 12 简单组
3、合体的结构特征 理解(描述) 13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 理解(操作、识别) 24 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 理解(操作、掌握) 25 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 了解(知道) 16 柱、锥、台的表面积与体积 了解(会求、会用) 17 球的表面积与体积 了解(会求、会用) 18 平面基本性质及三个公理 了解(初步理解) 29 空间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 理解(感知抽象) 210 空间直线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理解(感知抽象) 111 空间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理解
4、(感知抽象) 112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断了解(操作、确认、归纳) 113 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断了解(操作、确认、归纳) 114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理解(确认、归纳、证明) 115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理解(确认、归纳、证明) 116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断了解(操作、确认、归纳) 117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断了解(操作、确认、归纳) 218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理解(确认、归纳、证明) 119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理解(确认、归纳、证明) 220小结与复习 掌握9应用) 2-8- 课时合计约 272、重点、难点分析(1)重点:10、空间线
5、面平行、垂直的判断与性质。20、简单的推理论证及应用问题的解决。30、用平面图形表示空间图形的方法和技能。(2)难点10、自然语言、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的相互转化与表达交流。20、简单命题的推理论证。30、位置关系、判断定理与性质定理的灵活应用。3、内容调整与改进:增加、删除、更换、调序、整合、创立。(1)认真研读课标,站在一个整体、全局的高度把握好教学的深浅度.从整套教材来看,几何教学、学习的要求不是一步到位,而是分阶段,分层次,多角度的.一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 必修课程:数学2: 立体几何初步、解析几何初步.第二阶段 选修系列1和系列
6、2:系列1和系列2:圆锥曲线与方程;系列2: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第三阶段 选修系列3,4 立体几何的学习也是分层次的:第一层次:对几何体的认识,依赖于学生的直观感受,不做任何推理的要求.第二层次:以长方体为载体(包括其它的实物模型、身边的实际例子)对图形(模型)进行观察、实验和说理.引入合情推理.第三层次:严格的推理证明.如线面平行、垂直的性质定理的证明.第四层次: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用代数的方法研究几何问题.为此,我们在教学时必须进行分阶段,分层次,多角度地教学,更多地关注学生学习的情感,防止学生对立体几何和解析几何的学习出现畏惧心理,丧失
7、学习的信心.正确理解立体几何初步中,较容易处理的问题采用合情推理和综合方法处理,而较难处理的问题放在后面采用代数的方法(选修部分-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的目的.一是有利于刚开始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培养学生空间感和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上.二是有利于化难为易,改变学生对立体几何的态度,建立起学生学好立体几何的信心.三是有利于加强了几何与代数的联系,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完善学生对数学的认知结构.(2)在立体几何初步的教学中,注意利用学生身边的实物模型进行教学,遵循由直观到抽象,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强调平面问题与空间问题之间的互相转化方法和思想
8、.(3)注重结合教材中的的阅读与思考,加强对学生进行数学文化的熏陶,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4)利用“思考”、“观察”和“探究”等栏目,培养学生自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