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核生物的基因结构.doc

真核生物的基因结构.doc

ID:51636622

大小:113.45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14

真核生物的基因结构.doc_第1页
真核生物的基因结构.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真核生物的基因结构.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真核生物的基因结构真核生物的基因结构包括编码区和非编码区。编码区其实是断裂基因结构,也就是不连续基因。具有蛋白编码功能的不连续DNA序列称为外显子,外显子之间的非编码序列为内含子。每个外显子和内含子接头区都有一段高度保守的一致序列,即内含子5’末端大多数是GT开始,3’末端大多是AG结束,称为GT-AG法则,是普遍存在于真核基因中RNA剪接的识别信号。第一个外显子首端和最后一个外显子末端,分别为翻译蛋白的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

2、===================首位和末位外显子两侧的区域为非编码区,也可以叫做侧翼序列,侧翼序列中包含一些调控元件,比如启动子、终止子,还可能有增强子。上游侧翼序列包含启动子区域,启动子区域包含:5’端TSS上游约20~30个核苷酸的位置,有TATA框(TATAbox),碱基序列为TATAATAAT,是RNA聚合酶的重要的接触点,它能够使酶准确地识别转录的起始点并开始转录,影响着转录开始的位点。5’端TSS上游约70~80个核苷酸的位置,有CAAT框(CAATbox),碱基序列为GGCTCAATCT,是

3、RNA聚合酶的另一个结合点,它控制着转录的起始频率,而不影响转录的起始点。GC框(GCbox),位于CAAT框的两侧,由GGCGGG组成,是一个转录调节区,有激活转录的功能。增强子可位于转录起始位点上游或下游,一般在5’端转录起始位点上游约100个核苷酸以外的位置,它不能启动一个基因的转录,但有增强转录的作用。终止子:AATAAA序列和其下游的反向重复序列。终止子区域包含:在3’端终止密码子下游有AATAAA短序列,可对mRNA的多聚腺苷酸化有重要作用:在polyA化之前,mRNA的3‘端会水解掉10~15个碱

4、基。AATAAA作为RNA裂解信号,指导核酸内切酶在此信号下游10~15碱基处裂解mRNA;在聚合酶作用下,在成熟mRNA的3‘端加150~250个A的polyA。AATAAA序列的下游是一个反向重复序列(约7~20核苷酸对),位于转录终止位点之前,经转录后可形成一个发卡结构。发卡结构阻碍RNA聚合酶移动,转录终止。从转录起始位点到终止位点转录出来的RNA便是前体RNA分子,经过内含子的剪切,以及5‘加帽子结构和3‘加PolyA的修饰,形成成熟的mRNA。5’UTR和3‘UTR,5’端帽子结构与起始密码子之间的

5、区域,3’的polyA和终止密码子之间区域,不编码蛋白质。miRNA经常结合于3‘UTR,从而引起mRNA降解。mRNA的5’端帽子结构是mRNA翻译起始的必要结构,对核糖体识别mRNA提供了信号,协助核糖体与mRNA结合,使翻译从AUG开始。帽子结构可增加mRNA的稳定性,保护mRNA免遭5’→3‘核酸外切酶的攻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