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认识教学设计(张).doc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张).doc

ID:51581156

大小:38.0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20-03-13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张).doc_第1页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张).doc_第2页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张).doc_第3页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张).doc_第4页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张).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张).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圆的认识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1、单元教学内容及课时分配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圆的认识、轴对称图形、圆的周长和圆的面积几大部分。课时分配:圆的认识1课时、轴对称图形2课时、圆的周长2课时、圆的面积3课时。2、教材编写特点:本节“圆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平面图形和初步认识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圆的认识”是学生研究曲线图形的开始,是学生认识发展的又一次飞跃。教材通过比着实物画圆和用圆规画圆的活动,使学生认识圆心、半径和直径,再通过画不同大小、不同位置的圆,认识圆心的位置决定圆的位置、半径的长短决定圆的大小。然后

2、再通过画一画、量一量、折一折等活动,使学生了解半径与直径的关系等。使学生在活动中加深对“圆心到圆上各点的距离都相等”这一圆特征的了解。3、教材内容的数学核心思想⑴存在的普遍性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圆的分布特别广泛。钟面上、钮扣上、硬币上、光盘上、圆桌上、轮胎上……都能找到有圆的存在,这些都是我们可以随时直观看到的。不仅仅这些,还有一些自然现象:像水纹、太阳下绽放的向日葵、光折射后形成的美妙光环、用特殊仪器拍摄到的电磁波、雷达波……在其中我们也可以找到有圆的存在。(观察事物我们不应仅仅局限于找出孩子能看到的一切,我们应比他们看到的更全面、更广泛)⑵圆上各点分

3、布的均匀性圆上每一点弯曲程度都是一样的: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所有半径都相等。⑶广泛对称性圆是平面图形中最具有对称性的图形。它具有轴对称、中心对称和旋转对称性⑷极限思想圆形是由在其上的无穷多个点串联而成的。圆上有无穷多个点,就决定了圆会有无数条半径和直径。4、我的思考⑴教材的编排应重点突出数学的实用性。有关圆的引入教材中采取了从实物抽象到图形的过程。正像我们所看到的,表面是圆形的实物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随处可见。对于圆的广泛存在性已有了一定的感知,但缺乏对于圆的应用性的感知。因此,在教学时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学生可以正确的列举出生活中有关圆形物体的例

4、子,还要让学生更多的感知到圆在我们实际的生活中应用的例子。例如:可以向学生提出:为什么车轮、井盖通常被设计成圆形的?这样才能更好的突出“学数学、用数学”的观点。⑵教材的编排应增强对于知识的深入挖掘在教材的编排中,我们看到了对于圆的半径、直径进行的简单描述。然而想要更好且更准确的来认识圆,只是单单孤立来认识圆的圆心、半径和直径,就不能很好的让学生体会到圆的形成与圆心、半径和直径之间的关系。(圆是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教学中更应设计合理有效的活动使学生在这一活动中进一步体会圆各点均匀性和广泛的对称性。 二、学生情况分析1、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在低年级

5、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对圆有了初步的认识。可以在众多所画图形中较为准确地辨认出圆。有一定的研究图形特点的方法积累(如: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研究)。参加访谈的10位同学中8人都想到了我们是用测量或对折的方法来验证出长、正方形边和角的特点的。这些方法可以为课堂中学生研究圆的特点有一定启发。2、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学习该内容的经验学生能够体会到圆广泛的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并能举出生活中圆的例子。但不能很准确地对于生活中圆的例子进行准确性描述。举例说出生活中见到过的圆,学生回答:笔筒、胶条……不能正确认识到这个物体上的某个面是圆形的。也有的同学将各类球体列入到所谓“圆

6、”的行列之中,看来孩子们对于“圆”与“球”的概念不清,需在教学环节中加以正确引导。对于列举圆在生活中的应用,只能想到车轮被做成圆形的是使得其行走起来更平稳,但不能作出充分的理由解释。3、学生学习该内容可能的困难尽管学生在低年级的学习中已经初步认识过圆,而且我想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也可以使学生学到圆方面的很多相关知识。但对于让学生做到真正深入认识圆是由之上的若干个点连接而成,以及在学生头脑中充分体会到圆的各点分布均匀性和广泛的对称性还是比较困难的。4、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方式和学法分析学生对研究有关几何图形的内容比较感兴趣。尤其喜欢通过实际的动手操作与小组合作

7、学习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学习。而且现在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与能力。5、我的思考“圆的认识”一课作为“圆”这一单元的起始课,根据教材要求我们应在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动手操作中,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对于圆的各部分名称、特征及直径与半径关系等的研究上。然而,要想进一步使教学顺应时代的发展,适应学生的变化,我们就该在认真思考的同时对教学进行进一步的调整和设计。在学生的课前经验中,对于认识圆心、半径、直径,以及半径和直径的关系很多同学早已很清楚,如果教学单纯满足于就此而以,那就完全失去了教学的意义和教师的作用。因此,在这一点的教学上,我们应深入挖掘学生

8、的思想意识,使其在知其然的前提下还要知其所以然,并且在此基础上还要让学生的思想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