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运用分层分组教学 提高全体学生素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运用分层分组教学提高全体学生素质王永波一、问题的提出山于学生受各方面因索的影响,在学习上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大体上可按优、中、学困生分为A、B、C三层。在教学中,如果硬性地施以同样的教学内容,进行一刀切的教学,其结果只是顾了少数,丢了多数。特别是在大力实施课程改革的今天,偏向哪一层都是背离了“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的课改理念。面对右差异的学生,我们应当最人限度地利用学生的潜能实施令差异的教学,进行教学H标分层,教学过程分层,布置作业分层,教学评估分层,从而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那么,什么是分层教学呢?所谓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将所任教的学生,按学习能力状况
2、划分为不同丿兴次,从而展开教学,來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教学方法。也是教育工作者对教育对象的新认识,对传统平均主义教学内容的新运用和教学方法的新探索。它在很人程度上改变了学校教育中,普遍存在的有的学生因跟不上统一步伐而疲于应付,有的学生在等待他人的学习进度而頂复学习,浪费时间导致教学效率低下等问题。H前,在学生屮普遍存在着竞争意识浓而合作意识淡的现象,在学习上学习好的学生不嗨意帮助学习差的学4:,M至分成对立的两派互不往來。学生都想通过竞争取胜而很少有人想在合作中受益。要金面提高学生素质,不仅要使学生具令强烈的竞争意识,而H还需要具备浓厚的合作意识。如果缺乏合作意识
3、就不能适应未來的工作需要。而分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有利于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基于以上原閃,提出分层分组教学。二、具体做法首先,根据毎个学生的基础水平、接受能力、个性差异,以相应的A、B、C三个层次的教学深度和广度进行合讲分练,使每个学生都在自己原來的基础上学有所得,思有所进,在不同程度上有所提高,同步发展。为了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把三个层次的学生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按座次编成混合组,根据学生的层次组别分别制定课堂教学的基层H标、屮层H标、高层H标。基戻H标紧扣课标和教材,在不降低要求,不增加难度的前提下,各个层次
4、的学生都必须完成。屮、高层H标面向A、B层学生,立足发挥学生潜能,高质最地完成教学任务。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下册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加减法时,可以制定下列教学H标:①使学纶探索并学握100以内不进位、不退位两位数加减法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②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③正确,迅速地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计算。这里的①是基层目标,①②是中层目标,①是高层冃标。这样,课堂教学H标细化到层,强化了针对性、具体性。另外,在教学方法上注匝因人而异,对C层学生,在自学时要亟点指导,设计问题时采取“小步子、慢速度”。对A层学生,问题设计得灵活些,而
5、且有一定的难度,同时鼓励学生自己提问题。这样,使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使学生通过自C与自己的比较,发现自己,发展自己。在作业和练习上,也可分为三个层次。比如,在学完四则混合运算时,可分层次设计下列练习:①出示几道四则混合运算式题,冋答先算什么,后算什么。②出示几道类似于18X(41-25)X5,29X7+29X3,580+210/7-16X5的混合运算式题,要求学生怎样简便就怎样算,同时冋答进行简便计算的根据。③出示一组有趣的练习(41-14)/(4-1)=9,(53-35)/(5-3)=9,(62-26)/(6-2)=9,(71-17)/(7-1),(83-
6、38)/(8-3)=9,(92-29)/(9-2)=9,提问学生:通过练习,你发现了什么规律?你能不能根据这一规律,再列出几个类似的式题?在这甲•,要求C层学生必须完成基础层①,②③也可选作。B层学生必须完成前两层,如果能做尽量做出垠后一层③。A层学生必须完成全三层,在测试题的设计上,山浅入深,拉开档次,确定测试梯度,同卷不同要求或出A、B、C难度不同的三张试卷,分给不同层次学生去做。比如,青岛市四方区平安路第二小学五年级的语文、数学两科上学期期末就实施了分层测查制,设置了'‘兴趣卷”和“发展卷”。“兴趣卷”面向教材的基础知识,旨在激发学生对各学科的兴趣,使那些
7、学习水平较低的学生通过完成试卷,不仅能激发起学好木学科的兴趣,更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发展卷”立足教材,面向课外,使有学科特长的学生能够展示自己的才能,在木学科中有所发展。学生们可以自山选择试卷,教师和家长仅提供指导性意见。学生无论选择哪一种试卷,都按卷面的实际成绩进行等级评定。分从测试卷的设置H的是让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都能乐于学习、主动学习,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分层教学的课堂教学屮,为了增强学生的合作蒂神,把学习成绩、能力、性别甚至性格、家庭背景等方面不同的学生混合成组,选出小组长。这样,小组内的学生之间在能力、个性等方面是不同且互补的,便于学生之间互相学
8、习,互相帮助,互相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