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1563864
大小:75.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13
《关于学生问好现象的思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学生“向老师问好”现象的思考【针对问题】《中小学生礼仪规范》规定:无论校园内外,学生只要遇见老师,就应该向老师问好。上课铃响后,老师走进教室,学生应该起立,并且大声高喊:“老师好!”如果迟到了,在教室门口应停下脚步,首先喊:“报告二如果教家门关着,那就应轻轻叩门。耍在得到老师的允许之后,才能进入课堂。当老师上课迟到时,学生不能打闹,不耍大声喧哗,耐心地等待老师的到来。当老师来了后,应该起立向老师敬礼问好。看到老师来家访,应该热情地打招呼,并恭恭敬敬地出门迎接。若老师是初次上门,在请老师进门后,应给老师和家长做相互介绍。当老师告辞吋,学
2、生应该热情地给老师送行,挥挥手向老师说再见。中华民族是礼仪Z邦,尊敬老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学生见了老师应该主动地打招呼,向老师问好,这是讲文明、懂礼貌的表现。然而现实生活屮发生的一些现彖却令人深思:通过调查,我们不难看到,虽然大多数学生见到老师会主动问好,但也有少数学生远远见到了老师,就绕道从别处走了;有的学生骑着自行车飞驰进校,并不停下來向老师打招呼问好;有的学生低着头溜墙边疾走;还有的学生等到老师和自己打招呼时,才尴尬地说出:“老师f”。有一位班主任分析说,学生跟老师打招呼也分儿种情况:有的学生只和认识的老师
3、打招呼,他们见到熟悉的老师通常会主动上前问候;而遇到口己的非任课老师,就径直走过去,不去问候了;还有的学生只挑自己喜欢的老师问好,不喜欢的老师就装作没看见;更有部分学生只向学校领导和班主任问好,其他老师一概不闻不问。“白年大计,教育为木”。教书育人是每个老师的光荣职责。面对向老师问好过程中出现的这一些问题,每个有责任心的班主任必然会寻找合理、有效的方法,对学生进行礼仪规范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现场调查有的学生遇到老师不打招呼绕道快走言谈举止耍礼貌得体,见到师长耍主动打招呼,耍使用敬语。这些话对青少年来说,学校、家长在耳边重复的过多,但该
4、用到敬语的时候,青少年的表现却让人不太满意。在一所小学四年级30名小学生中调查采访,日常生活中使用敬语,在全班约是普遍的现象。“你都知道哪些礼貌用语?”班里所有的同学争着说岀一长串“您好”、“请”、“谢谢”、“对不起”、“劳驾”等礼貌用语。这些礼貌用语在生活中的使用情况如何?90%以上的学生知道平吋应该使用敬语,但只有一半以上的学生认为自己做得较好。“上学路上见到老师你会主动打招呼吗?”80%以上的学生的冋答是肯定的,但也有学生因为各种理由不愿意使用敬语,还有的学生甚至给老师起外号。早上上课前记者来到宣武区一所屮学,记者在现场看到,大多数
5、学生见到老师会主动问好,也有极少数学生远远见到老师就绕道走了,有的骑着车子飞驰而去,并不知道停下来向老师打招呼。有的学生低着头溜边快走,还有学生等到老师叫到自己的名字时才说“老师好”。记者在北京的另一所学校采访时,一位班主任告诉记者,学生跟老师打招呼也分类,有的学生只和认识的老师打招呼,他们见到认识的老师通常会主动上前问候,而遇到不给自己教课的老师就显得没那么礼貌了,即使这些老师迎面走过,他们也不一定会问好。有的学生只挑自己喜欢的老师问好,不喜欢的老师就装作没看见。“见到长辈你会不会使用敬语?”在调查当中90%的学生表示知道应该主动向叔叔
6、、阿姨问好。调查中学生解释不愿打招呼的原因通常有儿种,有的表示不是不想打招呼,有时候不知道该如何称呼,还有学生认为对熟悉或者太不熟悉的长辈可以不用敬语、不打招呼。最近我看到一项调查,结呆显示:9&6%的学生见到老师能主动问好或打招呼,而只有不到9%的教师主动跟学生问好或打招呼。面对98.6%和9%这样悬殊的数字,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醒和深思。师生关系是一种非常独特的人际关系,教师的行为有时会影响学生的一生。教师应该平等、友好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自觉地去尊重每一位学生。教师应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内心情感体验,注意在一些生活细节上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沟
7、通,小心翼翼地去触摸那一颗颗稚嫩而敏感的心灵。教育,不能忽视细节。教师本来就是在学生心尖上行走的人,稍有不慎便会贻误一颗心,一个生命。关注每一个细节,就是关爱每一个生命。关注细节,研究细节,善待细节,我们才能将教育做得好到极致。一直倡导“尊师”的我正在被阵阵“老师好”的声浪包围着。只要走出办公室,“老师好!”“老师好!”……就不断传入耳中。一些拖着长腔甚至有点刺耳的打招呼形式已经让我有些腻烦了。真的,有时一个学生能问到五次,我无奈地应付着。久而久Z,连点头也懒得动了,只抬头看他们一眼,甚至一走而过,不留一丝痕迹,可学生们却依然热情不减。由
8、于学生“打招呼”的次数过多,对于紧张而乂繁忙的老师來说,产生“腻烦”心理是可以理解的,特别是有的学生“变味”地打招呼,更容易让老师“腻烦”。一次“问候”的对话契札老师做了很好的、真诚的回应。乂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