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并发症的临床观察与护理.doc

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并发症的临床观察与护理.doc

ID:51516038

大小:6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12

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并发症的临床观察与护理.doc_第1页
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并发症的临床观察与护理.doc_第2页
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并发症的临床观察与护理.doc_第3页
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并发症的临床观察与护理.doc_第4页
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并发症的临床观察与护理.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并发症的临床观察与护理.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并发症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摘要】目的分析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并发症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方法对49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采取介入治疗方式进行干预。手术前后加强对患儿的观察和护理,认真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出血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49例患儿手术成功,手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封堵器介入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重要手段,手术前后对患儿采取有效的观察与护理措施能够促进手术成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耍的临床意义。【关键词】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护理;观察DOI:10.14163/j.cn

2、ki.11-5547/r.2016.13.165先天性心脏病所指的是新生儿出生过程中即存在的血管异常,是胎儿在母体发育中出现的心血管畸形,与环境、遗传等因素息息相关[1]。部分病情较轻的患儿可以存活到成年,但是病变较为严重的患儿可能存在复合畸形,往往难以存活到成年[2]。以往临床中多采用体外循环直视下行矫治手术,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介入疗法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且取得良好的治疗成效。本文将本院49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在介入治疗基础上给予细心的观察护理,取得良好成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3、1.1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14年2月〜2015年1月收治的49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作为观察对象,均经超声心动图确诊。其中男23例、女26例;年龄最小3岁、最大11岁;其中房间隔缺损(ASD)16例、动脉导管未闭(PDA)15例、膜周部室间隔缺损(VSD)10例、肺动脉瓣狭窄(PS)8例。1.2方法1.2.1治疗方法对年龄〈8岁、对疼痛的耐受度差且配合度较差的患儿使用静脉全身麻醉;其余患儿应用局部麻醉。VAD与PDA患儿在手术之前先进行心脏与血管造影,掌握病情,选择合适的封堵器进行治疗。通过试验封堵器的大小规格

4、合适,未出现残余分流的状况之后进行释放,并将输送装置撤除,予以加压包扎后将患儿送回病房屮。VSD与ASD患儿皮下注射0.01ml/kg低分子肝索,并根据患儿的实际体重给予阿司匹林,连续治疗6个月,预防血栓,PDA患儿手术之后通常不给予抗凝药物,主要是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的发生,时间为3~5do1.2.2护理方法手术前护理人员指导患儿配合各项检查,>4岁患儿需练习在床上大小便;观察和记录患儿的生命体征状况,术前6h禁食、4h禁水;手术后加强生命体征的检测,完全清醒后可适当给予流质食物,持续进行心电监护,观察

5、是否出现血肿及其他不良现象,定时测量体温。1.2.3并发症护理①心律失常:由丁导管的刺激可能造成心律失常,要求医护人员在手术过程中谨慎操作,探头到到头部Z后让患儿放松身心,嘱咐患儿深呼吸,密切注意血压、心率、脉曲等变化。一旦出现胸痛、面色苍白以及ST段抬高等现象要及时处理,防止心律失常及心包填塞的发生[3]。木研究中有1例患儿在术后24h内通过心电监护发现心动过速,没有不适症状,通过地塞米松干预2d后恢复窦性心律。对患儿进行24〜48h的动态心电图检查,存在异常的患儿适当延长出院时间,直到心电图检查结果为正

6、常状态才能够允许出院。②出血或血栓:手术过程屮需要用肝素凝血、拔管Z后压迫不当等因素可能引发局部出血,还可能造成局部血肿。③残余分流和溶血:在合并PDA与VSD的患儿中较为多见,溶血的发生时间集中在手术后24h内,此时要仔细观察患儿皮肤与虹膜是否出现黄染、血红蛋白尿等,轻者无需特殊干预,严重的患儿需应用碳酸氢钠或激素治疗,以免对肾脏造成损伤。④封堵器脱落:如果封堵器选择不当可能造成脱落进入患儿肺循环屮,是严重的手术并发症之一,可能造成患儿猝死,尽管临床中发生率非常低,但是仍然需要引起重视[4]。⑤臂丛神经损

7、伤:由于上肢固定姿势不良可能造成臂丛神经损伤,导致上肢酸痛、不能上举等。2结果49例患儿全部介入治疗成功,成功率达到100%,其屮1例患儿出现心律失常,症状较轻,R通过地塞米松干预之后恢复正常;1例患儿在手术后第6天突发鼻出血,通过压迫、填塞等方式成功止血。对患儿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访,应用心电图与超声心动图等仪器检查未发现残余分流现象,49例患儿的封堵器位置均能够准确固定。3小结经导管置入封堵器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其治疗效果佳,能够显著改善患儿的病情与生活质量[5]。但是受到手术、环境、药物等

8、多方面因素的干扰,在临床应用过程中还存在着较多的并发症。常见的有心律失常、出血、血栓、封堵器脱落、溶血以及臂丛神经损伤等。本文在手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儿全面的观察和护理,有效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恢复,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参考文献[1]杜杰,高俊娈,宋玉平,等.68例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8):47-49.[2]刘翠霞,刘素然,赵志秒,等•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复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