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图底关系理论的颐和园浅析.pdf

基于图底关系理论的颐和园浅析.pdf

ID:51449687

大小:1.58 M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25

基于图底关系理论的颐和园浅析.pdf_第1页
基于图底关系理论的颐和园浅析.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基于图底关系理论的颐和园浅析.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基于图底关系理论的颐和园浅析■叶可陌李运远[摘要]本文通过对格式塔心理学中图底关系理论的解的关系十分密切。清漪园的建成,不仅使北京西北局中的“图”。读,分析了颐和园在平面、立面和空间中的图底关系,并郊同时拥有平地园(圆明园、畅春园)、山地园(静2.立面上的图底关系试图在图底关系理论和传统园林营造中找到契合点。明园)和山水园三个不同类型的园林,大大完善了从颐和园的游览线路及总体布局来看,几个主西北郊的园林体系;同时开拓和疏浚后的昆明湖和要的视觉立面均围绕昆明湖打造。前山建筑群依山[关键词]格式塔图底关系颐和园传统园林加设的堤坝、水阀,也对当时西北郊乃

2、至整个京城而建,在立面上呈现出了明显的轴线对称关系。这的水系起到了良好的巩固作用,形成了可供调节的些几何关系仿佛是许多无锡的脉络和纽带,把整个中国传统园林历史悠久,是世界园林发展史中供水系统。建筑群的立面串缀为一个类似金字塔那样稳定的整一个博大精深而又源远流长的风景式园林体系。按颐和园不仅在宏观上拥有良好的生态、经济和体,从而求得了立面形象的庄严性。这样稳定的轴照园林基址的选择和开发方式的不同,中国传统园社会效益,在中观和微观层面也是古典园林规划设线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强了建筑立面与万寿山林可以分为人工山水园和自然山水园两大类;而按计的一个杰出例

3、子,这同时反映在它良好的图底关的图底关系对比。使建筑南立面作为“图”,在山体照园林的隶属关系不同,又可分为皇家园林、私家系上。与植被的衬托下更加凸显(如图2)。园林和寺观园林三大类。1.平面上的图底关系它们各具特色,其中皇家园林在整个园林体系平面的图底关系主要受园林的空间布局影响。中起源最早,地位也最高。从殷商时期的“囿”、台,江南的私家园林主要采用偏内向的布局形式,通过到秦朝的上林苑、西汉的未央宫,最后到明清时期建筑、连廊、亭榭等围合出园林空间,使被围合的举世闻名的颐和园、圆明园,中国皇家园林经历了园林空间呈现为“图”,周围的建筑物等呈现为“底”

4、。近两千年的发展历程。其在不同的封建皇权统治下皇家园林由于其尺度、用途、建园基址等诸多一脉相承,形成了成熟的造园体系。因素,与江南私家园林不同,它在平面上呈现的图图2前山建筑群立面图底关系示意图其中,颐和园便是一个杰出的例子。本文从图底关系也截然不同。颐和园作为北京西北郊园林体底关系的理论出发,分析了颐和园在平面、立面和系中唯一拥有大型自然山水资源的园林,在总体布围绕昆明湖,颐和园主要有东、西、北三个方空间中的显著特征,试图在传统园林营造与图底关局上以万寿山、昆明湖为基本框架,水面面积约占向的立面。其中,西立面最为出彩,这得益于西郊系理论中找到契合

5、点。总面积的3/4。于是由昆明湖、后溪河组成的水系“三山五园”体系的视觉联系十分紧密。颐和园借一、图底关系理论和主山的本底,便在平面上呈现为“底”,而宫廷区、玉泉山静明园、香山静宜园之景,既有玉泉山二主图底关系理论是格式塔心理学中的重要原理,万寿山的中央建筑群和湖上的堤岛便呈现为“图”峰与香山山脉作为自然基底,又有如定光塔、金刚是关于人们感知物理世界组织规律的原则之一。图(如图1)。万寿山主山高约60m,东西长约1000m,宝座塔等建筑点景作为园内借景之焦点,使西侧立底关系理论在城市设计领域已经有充分应用,它将昆明湖南北长约1930m,整个园区山嵌

6、水抱的山水面视觉层次更加丰富(如图3)。城市中的建筑、空间等形态视觉要素归结为“图形”骨架充分体现了传统园林“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或“背景”,力求在规划设计中形成良好的知觉选择的造园准则。性。图形是人进行感知的客观对象,图形的认知过程其实也是其在人心理活动中的组织和重塑过程,它与人对客观事物的认知程度息息相关。图底关系图3西立面图底关系示意图中的“图形”,是人在观察客观事物时,最先认知、东立面则呈现截然不同的图底关系,“底”为城最先把握住的元素,它将人的视觉焦点集中在这些市天际线,“图”为该园东堤景观及南湖岛(如图4)。元素上;而那些没有被人在第一

7、时间认知、把握的由于东侧城市天际线较为平缓,东堤上的建筑数量元素,由于人类视觉的聚焦原理而变得模糊产生距较少,未能形成较好的点染效果,东侧的立面略显离感,从而形成了图底关系中的“背景”。一般来说,单调。一个图形元素是否容易被人感知,与它的形状、面积、色彩、质地等因素有关,同时图底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相互转化。图底关系理论在中国古典园林的规划设计中也得到了充分地体现,如主景与配景、实空间与虚空图1颐和园平面图底关系示意图图4东立面图底关系示意图间、景物之间的因借关系等。一个良好的图底关系,同时,颐和园采用的是主景突出的布局手法,3.空间中的图底关系能

8、让使用者不至于在园中迷失,能给使用者提供良以佛香阁为中心的万寿山南北中轴建筑群构成了整颐和园前山前湖景区视野开阔、水面宽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