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8093211
大小:421.12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11-26
《基于图底理论的城市广场规划设计探讨.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2013年8月建材与装饰规划与设计基于图底理论的城市广场规划设计探讨周爱娥(福建省林业勘察设计院福建福州350000)摘要:图底理论在城市设计领域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显著成效,但是在景观设计领域运用较少,也鲜有学者对二者关系进行过深入细致的探讨。本文独创性地运用图底理论来探讨城市广场规划设计的某些问题,并从中归纳提炼出一些具体的指导方法,针对城市广场规划设计来解决一些现实问题。关键词:图底关系;图底转换;完形理论;城市广场;规划设计中图分类号:TU984.1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0038(2013)22-0003-021图底理论
2、概述和认知,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愉悦的心理体验。同样的,对图底图底分析方法起源于18世纪的“诺利地图”,地图中把建关系理论的掌握和利用也有助于人们开展各项实际工作。筑,柱体和其他实体涂黑,把外部空间留白,建筑实体为“图”,外2图底理论对广场规划设计的指导意义部空间为“底”,从“底”与“图”关系的新角度展示了17世纪罗马在我国以往的城市广场的规划和设计中,规划师和景观师常城市空间和市容(图1)。心理学中也对“图底关系”的概念做了进常各自为政,有自己明确的分工。城市规划中的广场主要是从城一步深入和展开。心理学家指出,当我们用肉眼观察世界时,会市和区
3、域尺度来考虑,所解决的问题集中在上位规划的要求,位选择性地注视其中一些元素,使它们从其他元素中凸显出来而置,以及与其他公共空间的联系等等;而广场的景观设计则更注成为“图”,其他元素成为背景而后退。重于使用功能和美学价值,二者的工作往往没有直接密切的联系。由于社会分工的日益明确,这种现象无可厚非,但是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的脱节也容易导致一些问题的发生。由于图底理论可以用来分析和解决城市层面的许多问题,而其在心理学和美学方面的诸多理论也可以用来研究广场的景观环境设计,所以本文就图底理论在城市广场的规划设计上做一些创新性的探讨,来探索可以系统性地研究城
4、市广场的方法论。3图底理论在广场规划设计中的应用3.1图底理论探讨现代广场之惑广场是现代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它被誉为“城图1诺利地图市的客厅”,是一座城市展现自身良好形象的窗口,也是市民参加从图1与底的相互关系可以引出图底理论的两个延伸理公共交往,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建国以来,大量的城市建设和旧论———图底转换和完形理论(格式塔)。图底转换理论认为,“图”与城更新带动了城市广场的大批量建设,随之产生的问题显而易“底”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自然界本不存在图形———背景关系,而是由大脑的选择和组织形成了这种关系[1]。“图”与见,
5、广场质量也参差不齐。现在人们走在广场上,容易产生“空旷”和“无依无靠”的感觉。“底”的对应关系是相对而言的,在一种情况下是图形,到了另一种这个问题从宏观方面(城市角度)可以用图底分析的方法加情况也许就变成了背景,图形和背景如何波动于两个可能性中,主以实化。通过对比欧洲中世纪城市和现代城市的空间肌理我们不要取决于人类的意识把控和周围的环境影响(图2)。完形理论(又难看出其中的差别(图4)。中世纪欧洲城市的建筑密度很高,建称格式塔)则是探讨“图形”形成的条件。格式塔心理学研究表明,筑之间彼此相连,围合出大大小小的连续的空间,而且空间与建人眼更容易接
6、受整体和谐的形状,如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等;反之筑也有十分密切的关系。这样就产生了许多积极空间,能够吸引既不稳定又不完整的复杂形状使人产生紧张情绪,人们会主动简人群聚集。反观许多现代城市,由于防火,安全,交通等要求,建筑化这些形状,使之符合规则、对称的要求,这个过程被称之为“完形”[(2]图3)。之间的间距被拉大,没有直接联系,而建筑群围合出来的空间往往显得孤立,和外部空间的联系不强。所以,现代城市肌理衍生出的广场往往具有缺乏围合,空旷和孤立的特征。从微观层面(广场本身)我们也可以用图底理论解释现代广场中的某些问题。现代的许多城市广场规模宏大,
7、利用大面积的草坪,模纹花坛来做装饰和划分地面空间,营造有冲击力的视觉效果。然而,这样的尺度的广场往往缺乏“图形”,而“图形”是最能引发人们兴趣的要素。许多设计师喜欢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追求平面图形的效果,殊不知站在广场上的人看到的只能是图形的一图2图形与背景图3完形图像部分,而不是“图形”的整体。再者面积太大的图形容易被看成“背对于图底关系的辨认和把握有利于人们展开对事物的探索·3·规划与设计建材与装饰2013年8月图4欧洲中世纪城市与现代城市肌理比较景”,这样就造成了广场上“有底无图”的视觉现象。人们无处可看,便觉得广场索然无味,广场的可观赏性
8、也就大大降低。图6福州五一广场的旗杆强烈的竖向而向心收敛的空间,如果边界线不明确则收敛性差,广场便很难3.2基于图底理论的设计原则形成。因此广场空间形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