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1434078
大小:10.45 MB
页数:32页
时间:2020-03-22
《梁的正应力讲课课件创新杯说课大赛国赛说课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运用力学原理和概念分析解决建筑工程问题。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提高学生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和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知道梁的变形规律;知道梁的正应力分布规律;会计算梁的正应力,会判定正应力的正负号。难点重点梁的正应力分布规律及计算梁的正应力公式的应用重点、难点梁截面上正应力的分布有何规律?梁截面上任一点的正应力值如何计算??一、梁的正应力分布规律研究对象:等截面直梁研究方法:观察---实验---假设观察纵向线和横向线的变形
2、特点纵向线梁上部的纵向线缩短,梁下部的纵向线伸长。各横向线仍为直线,只是倾斜了一个角度。直线直线直线弧线横向线θ变形后变形后梁内各点受到纵向压缩梁内各点受到纵向拉伸横截面变形前是平面横截面变形后仍是平面平面假设单向受力假设梁的各横向线所代表的横截面在变形前是平面,变形后仍为平面。纵向线的伸长与缩短,表明了梁内各点分别受到纵向拉伸或压缩。假设中性层横截面的对称轴中性轴横截面基本概念中性层是否在中间,如何确定?如何确定中性轴的位置?中性轴与横截面的纵向对称轴是什么关系?中性层:中性轴:?梁内这一不受拉、不受压,长度不变的层称为中性层。中性层与横截
3、面的交线称为中性轴。yyZCZC形心形心中性轴中性层、横截面及纵向对称面两两相交。中性轴必通过横截面的形心与纵向对称轴y轴垂直梁弯曲时,各横截面绕中性轴做微小的转动,使梁发生了纵向()或();中性轴上各点变形为();距中性轴最远的上、下边缘变形(),其余各点的变形与该点到中性轴的距离成()。梁截面上的变形规律零最大正比伸长缩短中性轴上下边缘的点应力();中性轴上的应力为();其余各点的应力大小与该点到中性轴的距离成();最大零正比梁截面上的正应力分布规律如何计算任一点的正应力值??MezyM二、梁的正应力计算横截面上的弯矩;横截面上任意一点与
4、中性轴的距离;横截面对中性轴的截面二次矩。MYIz1、正应力计算公式两横截面上任一点的正应力与该截面的弯矩M及该点到中性轴的距离y成(),与该截面对中性轴的截面二次矩IZ成();正应力沿截面高度呈()分布规律,()上各点的正应力为零。以中性轴为界,一侧为拉应力,另一侧为(),说明梁在中性轴的两侧分别()或()。反比正比线性中性轴压应力受压受拉2、正应力计算公式讨论yZMCyCZ压拉压拉Z拉压简单图形:矩形截面、方形截面、圆形截面对中性轴的截面二次矩。yzDyaZazyhb正应力正负号的判定规则正应力的正负号:在进行正应力计算时,通常以的绝对值
5、代入,求得应力的值,再根据梁的变形判断正应力的正负号,以中性轴为界,梁变形后的凸出边是拉应力,取正号;凹入边是压应力,取负号。例6-17:简支梁受均布载荷作用,已知q=3.5kN/m梁的截面为矩形,b=120mm,h=180mm,L=3m。求:梁的跨中截面上a、b、c三点的正应力。AB3m3.5KN/moyz50思路分析:求跨中截面的弯矩值------M计算横截面对中性轴的截面二次矩-----Iz确定a、b、c三点到中性轴的距离--y代入公式【解】(3)截面对中性轴的截面二次矩。(2)确定a、b、c三点至中性轴的距离。(1)计算跨中弯矩值,画
6、出弯矩图。(3)计算a、b、c三点的正应力。正应力计算的解题步骤计算横截面对中性轴的截面二次矩计算待求点至中性轴的距离计算所求截面的弯矩值,画出梁的弯矩图书写认真,字体规范,解题步骤,完整正确,注意各量,单位统一,计算结果,准确无误。4、巩固练习提升技能房屋建筑中的混凝土梁?10cmoyz5cm20cm矩形截面梁,其跨中作用有集中力P=10KN,梁的跨度L=4m,试计算跨中截面上a、b、c三点的正应力。巩固练习二【解】(2)计算截面对中性轴的截面二次矩(3)计算a、b、c、点的正应力(1)计算跨中弯矩值,画出弯矩图。正应力计算公式课堂小结布置
7、作业:20cmozy15cmzy15cm20cmo简支梁受均布载荷作用,已知q=2.5kN/m,梁的截面为矩形,b=150mm,h=180mm,L=3m。求:将矩形截面“立放”和平放时,梁的跨中截面上a、b、c三点的正应力。B3m2.5KN/mA思考:矩形截面梁为什么截面的高度通常大于截面宽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