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致语文:精密的命题设计.docx

精致语文:精密的命题设计.docx

ID:51321480

大小:16.57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21

精致语文:精密的命题设计.docx_第1页
精致语文:精密的命题设计.docx_第2页
精致语文:精密的命题设计.docx_第3页
资源描述:

《精致语文:精密的命题设计.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精密的命题设计来源:徐杰我爱语文工作室命题设计,是技术,更是艺术。命题设计的能力,也是一种教学能力,因为,命题是教师对课标、教材、课堂、学生等方面全面了解有机融合的一个呈现。精致而严密的命题,不仅能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更能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或者说,完成一份高质量的试卷,本身就是在学习,在提高自身语文素养;反之,让学生做一份低质量的试卷,就是在消耗学生的宝贵时间,在损耗他们的学习热情,是谋财害命。命题设计,不能不慎之又慎。我认为,精密的命题设计,要遵循这样的一些原则:一、要有“美感”语文是美的,那么,语文命题,从形式到内容,也应该给人美的感受。比如,同样是考查

2、学生的写字,有的老师就是那么硬邦邦的“看拼音,写汉字”,固然,这样考查也没什么不好,只是,如果我们把生字放在一定的语境中去考查,效果就不一样了。请看这样的一道命题: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这个世界没有真正的绝境。无论黑夜多么màn (1)  长,黎明总会降临人间;无论风雪如何肆虐,阳光总会照yào  (2)  大地;无论灾难怎样深重,希望总会méng  (3)   发新芽。生命的旅途中,只要我们坚持不xìe  (4)  ,崎岖道路也能成为壮美风景。         ——浙江省2008年中考试题(衢州卷)这样的命题,不但能考查学生的字词积累,也能让学生

3、在具体语言环境中领会“活用”,更能让学生在做题时得到潜移默化的美的熏陶,一箭三雕,何乐而不为呢?二、要有“整合”虽然我们提倡命题的原创,但是,对于大多数一线教师来讲,原创的难度是很大的,更多的老师命题的方式是“剪贴”。我以为,剪贴是一个比较省力的命题方式,只要在剪贴的过程中,有选择,有加工,这份试卷就融进了你的教学思想,就是“你的”命题。选择和加工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化学”过程而不是“物理”过程。有些题目,比如基础知识与运用,形式与内容正好符合考查要求的,就可以直接“拿来”;有些题目,比如课外文言阅读,题型设置与考查的知识点不是非常吻合的,就可以对题目进行“手

4、术”,以达到为我所用的目的;有些题目,比如课外阅读理解,就可以在保留部分原题的基础上,适当“创生”,请看这样的一道题:请阅读《卜算子·咏梅》这首词,完成10~11题10.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11.试从含义及作用两方面比较分析下面两句诗中“风雨”的异同点。①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②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四川眉山2008中考试题很显然,第10题是命题者直接“拿来”的原题,我们可以上网随时搜索到这个题目,大凡考查这首诗,基本上都要出这样一

5、个题目,因为它是欣赏这首词的关键。第11题,命题者就开始动脑筋了,怎么“整合”呢?他把“风雨”作为一条线,用这条线串起了两首古诗,如此“连类而考”,不但能考查学生对诗歌中“景语”的理解,还能对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进行检验,可谓一箭双雕,好题就是这样“整”出来的。三、要有“覆盖”命题,一定要有“覆盖”意识。所谓“覆盖”,就是命题设计在“知识”和“能力”两方面尽可能涵盖更多的“点”,以便更充分地利用好考查材料,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更全面的检验。请看下面的一道题:阅读下面语段,完成3~5题。只要有一方泥土,一缕阳光,树便可以成长。那种成长是自然而从容的,我们丝毫看不见它

6、们是怎样长大的。其实,那突然冒出来的一片嫩叶,那不经意间多出来的一根枝条,无不说明它们确确实实在成长着。它们长得自自然然,心平气和。夜晚,它们聆听星星的喃喃低语;白天,它们分享小鸟的点点喜悦。它们在清风中歌唱,在        ,在          ,它们快乐地成长着。有一天,我们猛然发现那些树长得又高又壮,绿影婆娑,它们已经成材了。成了材的树,能做衣橱的,我们便取去做衣橱;能用来造房子的,我们便用来造房子。即使是那些飘落的叶子,却可以当作肥料。没有人说哪一棵树是没有用的。对于我们的孩子,都是一棵棵正在成长的树。让孩子们像树那样成长,多好!3.请给语段中加点

7、的字注上汉语拼音。  ①一缕    ②嫩叶     ③婆娑4. 语段中有两处语病,请找出一处加以修改。5. 根据语境,在语段的横线处填写恰当的语句,使它与前面一句语意连贯,句式相同。                                 ——云南昆明2009中考试题用一段材料,分别考查了注音、病句修改和仿写,这就体现了命题者“覆盖”的意识,其实,我们还可以在此基础上,继续命题:最后一句话有着深刻的含义,请说说孩子应该怎样成长?这个题目,从显性的角度来看,它考查了学生对于文章中心的理解,从隐性的角度来看,考查的是“借物喻理”的艺术手法,这也是一种覆盖,

8、只不过不是知识点的覆盖而是能力点的覆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