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力》教学设计及反思.doc

《弹力》教学设计及反思.doc

ID:51259330

大小:14.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20

《弹力》教学设计及反思.doc_第1页
《弹力》教学设计及反思.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弹力》教学设计及反思.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弹力》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设计部分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形变和弹性形变,能识别常见的形变。知道任何物体都会发生形变2、知道弹力及弹力产生的条件,会判断弹力的有无及弹力的方向。3、知道胡克定律的表达式,了解劲度系数的单位、符号及物理意义,并能运用胡克定律解决有关问题4、知道胡克定律的图象的意义,掌握利用图象法计算劲度系数的方法。(二)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根据弹力产生的条件分析弹力方向的能力。2、通过分组“探究弹簧的弹力与形变量之间的关系”的实验,培养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实验和操作实验的

2、能力,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真实准确地记录实验数据,体会科学的精神和态度在科学探究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用简单器材显示微小形变的过程中,体会放大法的实验思想,感受学习物理的乐趣。2、通过学习弹力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发展将知识服务于人类的愿望。二、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1、弹力有无的判断和弹力方向的判断。2、自主设计实验探索弹簧的弹力与伸长量的关系及实验操作。(二)教学难点弹力有无的判断及弹力方向的判断。三、教学策略与手段本课以探究式教学模式为主,结合问题法、

3、演示法、启发法、归纳法、多媒体辅助法等教学方法。(1)本节课流程设计:实验引入(产生疑问)→设计实验→学生探究→分析归纳→得出结论(解决问题)→拓展应用(产生新疑问)(2)对探究实验设计好实验的内容、步骤和表格,便于学生的探究。(3)教学中通过设计演示实验,多媒体课件动画演示创设物理情景,把复杂抽象的问题形象化,以便于学生的思考分析。三、教学准备细钢丝、钢锯条、弹簧、海绵、橡皮泥、白纸,通过橡皮塞插有细玻璃管的椭圆形玻璃瓶、激光光源、平面镜及支架(两套)、小车、橡皮筋、气球、、纤维板、演示胡克定律

4、用的米尺、弹簧、钩码、力传感器等等。教学反思部分一、设计思想高一物理是高中物理学习的基础,高一物理比较难,难在梯度大,难在学生能力与高中物理教学要求的差距大。高中物理教师必须认真研究教材和学生,掌握初、高中物理教学的梯度,把握住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才能教好高一物理,使学生较顺利的完成高一物理学习任务。二、教材分析《弹力》是高中物理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是力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在整个高中物理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是以后正确进行受力分析的基础。其重点是弹力产生的原因及弹力的方向,难点是常见的弹力方向的

5、确定。以胡克定律的教学为例,先让学生亲身经历体验,然后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探索弹力的大小与形变量大小之间的关系”,先从感性认识出发,上升到理性认识,再通过实验检验并进行具体运用的研究办法在教学过程中慢慢渗透,就会变难为易。三、学情分析通过前面对“重力及相互作用”的学习,学生已经对力的三要素及作用效果等有了一定的了解。在高中教学中要进一步帮助学生深化对弹力的理解。弹力产生的原因及其方向的判定,是学生普遍感到难以把握的问题。为此,在这节课的教学中要精心设计实验,通过形象直观的实验教学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并

6、让学生在亲历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到探究未知世界的乐趣,领悟科学探究的真谛。四、课后回顾《弹力》这节课知识容量大,教材在文字叙述上非常简洁并配有大量插图。内容直观、感性,较易为学生接受,加上学生在初中时对弹力已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与理论基础,因此将弹力这节课设计成了体现五环节色彩的探究性学习课,采用了“自我学习──点播解惑──探究实验──总结规律──合理外延”的物理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学基础部分的理论,通过全班同学的自我学习基础知识,讨论困惑,提出问题,学生自我解决,无法解决的教师再最后

7、点拨解决来不断完善。教师在教学中准备了5个具体的生活实例和2个演示实验和一个探究实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的过程,成为学习的主体,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和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在最后阶段的胡克定律的延伸中,通过学生讨论旧方法,设计新的实验探究方案,使得学生的主动性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值得一提的是本节课通过对实验的再次挖掘,精心设计了研究桌面的微小形变实验,通过演示,学生感悟到了科学的探究方法和强化了创新的意识。学生在互动和探索的过程中,必须两个人相互配合才能完成实验

8、,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由于学生的参与和互动,使原本平淡的课堂教学变得充实、饱满、有声有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