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海不死教学设计.doc

死海不死教学设计.doc

ID:51209243

大小:45.02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09

死海不死教学设计.doc_第1页
死海不死教学设计.doc_第2页
死海不死教学设计.doc_第3页
死海不死教学设计.doc_第4页
死海不死教学设计.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死海不死教学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死海不死》教学设计素质教育目标袁龙艳(一)知识训练点1.学习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数字的准确性)2.复习“抓事物特征说明”的方法。3.体会在文章中引用神话传说的作用。(二)能力训练点1.训练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2.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三)德育渗透点了解死海的一般知识,懂得自然界的神秘现象是可以认识的道理,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四)美育渗透点:领略自然界的神奇美。学法引导1.引导解释文中的“死”与“不死”的含义。2.讨论传说和神话在本文中的作用。3.学习几种常用的说明方法。4.进行环保教育,培养

2、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良好习惯。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重点:体会说明文中数字说明的作用。难点:1.文章中引用神话传说的作用。2.关于新颖、巧妙的标题如何理解。解决办法:1.利用实验的方法理解死海不死的道理,这样形象直观,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2.利用讨论比较的方法,加深对说明文语言准确性(数字使用)的理解,和对说明文中引用神话传说的作用的理解。课时安排:2课时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白板;第一课时教学步骤:一、课堂导入: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我们的地球母亲如此神奇:两级,冰川如山;

3、赤道,烈日炎炎;高山巍峨,平原广阔,河流滔滔,大海茫茫……其中,有一处地方,更令人神往:蓝天白云,碧水海滩,当你走过寸草不生的海滩,来到一望无际的海边,你可以纵身跃入水中自由的游弋,无论你是游泳好手还是地道的旱鸭子,都可以尽情的享受着水中的乐趣,这里就是死海。让我们一起来到这个神奇的地方,去探索它的奥秘吧!二、本文题材:事理说明文。说明顺序:逻辑顺序。三、作者简介:周而复,中国当代作家,代表作《上海的早晨》。本文是根据周而复的《死海》等材料改写的。四、题目解说:这是一篇介绍地理知识的说明文。文章运用大量

4、的数字和生动的事例,并引用神奇的传说、神话,生动形象的说明了死海的成因、特点等问题。标题用的巧妙,“死海不死”似乎自相矛盾,这样的标题既能引起读者的兴趣,又能揭示文章的中心。新奇有趣,发人思考。阅读提示;课后生字及词语。播放课文录音。思考以下问题:(课下作业)1.本文分几个部分,每部分内容是什么?2.海,怎么有“死”“活”之分呢?既然是“死海”,怎么又“不死”呢?“死海”的“死”指的是什么?“不死”又指什么?3.为什么人不会淹死呢?课文用什么材料来说明。4.前三段说明的是死海的表面特征,而浮力很大的本质

5、特征又是什么?课文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1.死海成因的原因是什么?(用自己的话概括)2.引用古老的传说,有什么作用?3.作者写死海的现在和将来的变化,目的是什么?4.“死海不死”的“死”与“不死”是否矛盾?第二课时五、速度课文,给文章分段,并概括段意。第一部分:(1-4)介绍死海的特征。第二部分:(5-6)说明死海成因。第三部分:(7-8)介绍死海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六、思考并回答:(一)海,怎么有“死”“活”之分呢?既然是“死海”,怎么又“不死”呢?“死海”的“死”指的是什么?“不死”又指什么?第一段中

6、介绍了死海的位置及得名的原因。说明这个死指“鱼虾草木”的死。用“竟没有”“甚至”说明这“谁能想到的奇异现象”。“不死”指人即使不会游泳,也总是浮在水上,不会被淹死。课文用“令人惊叹”两字形容。(二)为什么人不会淹死呢?课文用什么材料来说明。(实验展示,播放FLASH)引用了古罗马的传说,奴隶们被投入死海却安然无恙,说明死海浮力大,既形象有传奇,对这一特异的现象,课文用“大惊失色”来形容。(三)前三段说明的是死海的表面特征,而浮力很大的本质特征又是什么?课文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从第4段起,揭示浮力大的原因

7、是“海水咸度很高”,接下来,用统计数据作科学说明,列举各种矿物质的绝对含量。(四)死海成因的原因是什么?(用自己的话概括)原因:自然界变化的结果。一是地形特点;二是化学成分,矿物质很多;三是物理变化,蒸发,沉淀。(五)引用古老的传说,有什么作用?引用神话传说,反映远古的时候“死海”的出现,增添了文章的浪漫情趣。(六)作者写死海的现在和将来的变化,目的是什么?结尾句,“死海真的要死了”的“死”的含义是什么?目的是引起读者的重视。“死海真的要死了”的“死”指死海最终将消失、干涸。(七)“死海不死”的“死”与

8、“不死”是否矛盾?本文题目新颖巧妙。“死”与“不死”看似矛盾,其实是从不同的角度考虑,先说“死”,再说“不死”,最后又说“死”,重点是“不死”,与题目呼应。题目既是文章内容的概括,又是文章的结构线索,这种相反相成的写作方法,值得学习。七、板书设计:不适应动植物生存死海特征死海不死可能干涸开发利用自然界变化的结果惩罚之谜不入的人们现实传说原因实质传说不死未来现状成因现状与未来现实:人们自由游弋传说:奴隶屡淹不死原因:咸度高比重大八、知识迁移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