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1200331
大小:3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09
《《敬畏自然》教学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1.敬畏自然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本文中作者的观点。2.了解本文中拟人、反问等修辞手法的使用,重点研究本文中反问句,理解其语气强烈的作用。3.品味文中富有哲理性的句子。4.了解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道理,增进学生对自然的认识,树立环保意识。二、教学重点:1.理解文中作者的观点。2.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三、教学难点:1.理解文中作者的观点。2.理解分析文中富有哲理性的句子。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1..人类是一种神奇的生物,我们往往赞美人类的智慧,可是当我们看到人类的成就、人类的伟大的同时,我们有没有留意
2、是谁创造了人类,人类的母亲那是否是更伟大的,儿我们人类和这位“母亲”又是怎么相处的呢?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这位美丽的母亲。2播放《人与自然》片段,展现自然界的伟大和神奇的创造性。(视频)二、检查预习:1.给加点字注音:鲲(kun)鹏 斥安鸟(yan) 蓬蒿(hao) 咫尺(zhi) 狼藉(ji) 相形见绌(chu) 美味佳肴(yao2) 2.解释下列词语:(PPT)蓬蒿:(方)茼蒿。飞蓬和蒿子,借指草野。 咫尺:(书)比喻距离很近。 狼藉:乱七八糟,杂乱不堪。 呐喊:大声喊叫助威。 自不量力:不衡量自己的能力。形容对自己
3、估计太高。 相形见绌:互相比较之下,就显出一方的不足之处。 精巧:精细巧妙。 佳肴:精美的菜肴。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四、自读课文,初步交流读课文的感受,并找出表达作者观点的语句。(5分钟)明确:本文谈论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话题,作者认为,在这个问题上,人类应该从根本上转变理念,再也不要宣称什么“征服自然”,应该敬畏自然,爱护自然。作者的观点: 课文最后一段。过渡:这一观点是否在课文一开始就提出来了?(学生回答是在结尾提出的)。那么作者是如何层层推进,进而提出“敬畏自然”这一观点的?又为什么要提出“敬畏自然”呢?我们
4、一起分析课文结构和内容。一、合作探究,把握文意:(8分钟)1、划分结构,理清思路:学生自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讨论,划分层次,概括段意。明确:可分三部分:(板书)第一部分(1):从人类征服自然开始谈起。第二部分(2—10):作者着重比较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以及两者的关系;论述宇宙的生命。第三部分(11)提出“敬畏自然”的观点。2、逐层分析:第一部分:人与自然相比,论历史,宇宙存在于人存在之前至少有200亿年,“人类永远只是一个天真幼稚的孩童”;论关系,人类“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论智慧,自然智慧是大海,
5、“人类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宣称“征服自然”,实在是自不量力的狂想。-第二部分:第一层(2—7):着重比较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以及两者的关系:第2—4段着重谈人类的智慧。在大自然面前,人类的智慧并不值得自傲(找出理由来,并读一读):a、即使拿高科技来说,航天事业的空间,在大宇宙中间,还是非常狭小。 b、人类的认识史也是一部不断纠错的历史,一万年以后看今天,我们的认识还幼稚得很。 c、矿坑也可能成为人类自掘的陷阱。d、作者推断,“在宇宙中,一定存在着远比我们的智慧要高得多的生物”,在太空人看来,人类的智慧就
6、算不得什么。第5-7段着重谈大自然的智慧。提出人类是大自然创造出的会思维的生物,人类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提问学生找出理由,并大声读出课文)a.大自然用“死”的物质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生命。b.大自然创造出会思维的生物,而人类是自然发展的高级形态。第二层(8-10)宇宙是有生命的。我们分析了文章的结构,可以在最后一段找出作者的观点,那就是我们要“敬畏自然”。那请同学们思考一下:(1)作者为什么提出要“敬畏自然”,为什么他不说“敬爱自然”或是“畏惧自然”?(2)为什么作者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学生交流感受和见解
7、,同学互相补充。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字词:(听写)蓬蒿 咫尺 狼藉 呐喊 自不量力 相形见绌 精巧绝伦 美味佳肴二、继续学习课文:上节课我们分析了文章的结构,在文章的开头作者提出了人类妄图“征服自然”的错误观点,并在课文的第二段至第十段对人类智慧和自然的智慧进行了论证,得出了人类是自然创造的,更是与自然创造的其他生物是平等的,最终作者将文章回归于“敬畏自然”上面,的出结论是“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1.这篇文章的文体是:议论性散文,这篇文章既有散文的诗意与意境,同时可以看出作
8、者有很强的逻辑,它是采用论证的方式层层推进,没有将“敬畏自然”这个问题直接写出,而是通过许多的论据来说明,最终得出结论,这是一场严密的论证。2.我们在这篇文章中,发现作者在字里行间中都透露着一种哲理性,理解富于哲理的句子,并且试着自己讲一讲。(研讨与练习的第二题)(1)、人类为自己取得的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