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的分离与鉴定.doc

病毒的分离与鉴定.doc

ID:51178922

大小:3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09

病毒的分离与鉴定.doc_第1页
病毒的分离与鉴定.doc_第2页
病毒的分离与鉴定.doc_第3页
病毒的分离与鉴定.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病毒的分离与鉴定.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病毒的分离与鉴定2005-10-2200:00:00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评论:0我要评论(一)病毒的分离  病毒分离的一般程序是:检验标本→杀灭杂菌(青、链霉素)→接种易感的动物→出现病状鸡胚→病变或死亡细胞培养→细胞病变→鉴定病毒种型(血清学方法)无菌标本(脑脊液、血液、血浆、血清)可直接接种细胞、动物、鸡胚;无菌组织块经培养液洗液洗涤后制成10~20%悬液离…(一)病毒的分离  病毒分离的一般程序是:检验标本→杀灭杂菌(青、链霉素)→接种易感的动物→出现病状鸡胚→病变或死亡细胞培养→细胞病变

2、→鉴定病毒种型(血清学方法)  无菌标本(脑脊液、血液、血浆、血清)可直接接种细胞、动物、鸡胚;无菌组织块经培养液洗液洗涤后制成10~20%悬液离心后,取上清接种;咽洗液、粪便、尿、感染组织或昆虫等污染标本在接种前先用抗生素处理,杀死杂菌。  1.细胞培养用分散的活细胞培养称细胞培养(Cellculture)。所用培养液是含血清(通常为胎牛血清)、葡萄糖、氨基酸、维生素的平衡溶液,pH7.2~7.4。细胞培养适于绝大多数病毒生长,是病毒实验室的常规技术。  原代细胞培养(Primarycellcu

3、lture)用胰蛋白酶将人胚(或动物)组织分散成单细胞,加一定培养液,37℃孵育1-2天后逐渐在培养瓶底部长成单层细胞,如人胚肾细胞、兔肾细胞。原代细胞均为二倍体细胞,可用于产生病毒疫苗,如兔肾细胞生产风疹疫苗,鸡成纤维细胞产生麻疹疫苗,猴肾细胞生产脊液灰质炎疫苗。因原代细胞不能持续传代培养,故不便用于诊断工作。  二倍体细胞培养(Diploidcellcultune)原代细胞只能传2-3代细胞就退化,在多数细胞退化时,少数细胞能继续传下来,且保持染色体数为二倍体,称为二倍体细胞。二倍体细胞生长迅

4、速,并可传50代保持二倍体特征,通常是胚胎组织的成纤维细胞(如WI-38细胞系)。二倍体细胞一经建立,应尽早将细胞悬浮于10%二甲基亚砜中,大量分装安瓿贮存于液氮(-196℃)内,做为“种子”,供以后传代用。目前多用二倍体细胞系制备病毒疫苗,也用于病毒的实验室诊断工作。  传代细胞培养(Continouscellculture)通常是由癌细胞或二倍体细胞突变而来(如Hela、Hep-2、Vero细胞系等),染色体数为非整倍体,细胞生长迅速,可无限传代,在液氮中能长期保存。目前广泛用于病毒的实验室诊

5、断工作,根据病毒对细胞的亲嗜性,选择敏感的细胞系使用。  表5.病毒增殖用部分细胞系及来源细胞系名称来源二倍体细胞系HDCS,MRC-9,WI-38传代细胞系Hela,Hep-2,Vero,BHK人胚肺细胞,人宫颈癌细胞,人上皮细胞,猴肾细胞,地鼠肾细胞(一)病毒的分离  病毒分离的一般程序是:检验标本→杀灭杂菌(青、链霉素)→接种易感的动物→出现病状鸡胚→病变或死亡细胞培养→细胞病变→鉴定病毒种型(血清学方法)无菌标本(脑脊液、血液、血浆、血清)可直接接种细胞、动物、鸡胚;无菌组织块经培养液洗液

6、洗涤后制成10~20%悬液离…  淋巴细胞培养(Lymphocyteculture)正常成熟的淋巴细胞不经特殊处理不能在体外传代培养。然而EBV感染的B淋巴细胞却能在体外持续传代,这是病毒转化细胞的例证,也是分离出EBV的标志。T淋巴细胞在加入T细胞生长因子(IL-2)后可在体外培养,为研究人类逆转录病毒(HIV、HTLV)提供了条件,HIV在T淋巴细胞培养物中增殖形成多核巨细胞。  2.动物试验这是最原始的病毒分离培养方法。常用小白鼠、田鼠、豚鼠、家兔及猴等。接种途径根据各病毒对组织的亲嗜性而定

7、,可接种鼻内、皮内、脑内、皮下、腹腔或静脉,例如嗜神经病毒(脑炎病毒)接种鼠脑内,柯萨奇病毒接种乳鼠(一周龄)腹腔或脑内。接种后逐日观察实验动物发病情况,如有死亡,则取病变组织剪碎,研磨均匀,制成悬液,继续传代,并作鉴定。  3.鸡胚培养用受精孵化的活鸡胚培养病毒比用动物更加经济简便。根据病毒的特性可分别接种在鸡胚绒毛尿囊膜、尿囊腔、羊膜腔、卵黄囊、脑内或静脉内,如有病毒增殖,则鸡胚发生异常变化或羊水、尿囊液出现红细胞凝集现象,常用于流感病毒及腮腺炎病毒等的分离培养;但很多病毒在鸡胚中不生长。  

8、(二)分离病毒的鉴定  1.病毒在细胞内增殖的指征  (1)细胞致病作用(Cytopathogeniceffect,CPE)病毒在细胞内增殖引起细胞退形性变,表现为细胞皱缩、变圆、出现空泡、死亡和脱落。某些病毒产生特征性CPE,普通光学倒置显微镜下可观察上述细胞病变,结合临床表现可做出预测性诊断。免疫荧光(IF)法用于鉴定病毒具有快速、特异的优点,细胞内的病毒或抗原可被荧光素标记的特异性抗体着色,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见斑点状黄绿色荧光,根据所用抗体的特异性判断为何种病毒感染。  表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