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上公开课教案及反思.doc

二上公开课教案及反思.doc

ID:51176719

大小:4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09

二上公开课教案及反思.doc_第1页
二上公开课教案及反思.doc_第2页
二上公开课教案及反思.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二上公开课教案及反思.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认识线段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8—49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操作活动和观察线段的过程,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特征,会数线段的条数并会画线段。2、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思考、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3、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乐于学习,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感受生活里的数学事实。教学重点:认识线段的特征。教学难点:线段表象的建立。教学准备:线绳、直尺或其他可画线段的工具、长方形纸等。教学过程:一、看图激趣,导入新课:今天,我们的老朋友——美猴王没来上课。但是他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件礼物,你们

2、想看吗?(出示毛线做成的造型)1、这些像什么?猜猜他们是用什么做的?2、很显然,它们是用毛线弯曲做成的,你们想学吗?美猴王说了看谁这节课学的最好,他就教谁用毛线做造型。3、他还带来了一个问题,你们能帮他解决吗?“怎样把毛线变成直的?”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一〉认识线段特征。1、同位互相探讨美猴王带来的问题,并用手中的毛线试一试。2、谁来教教老师怎样把毛线変直。3、谁愿意到前面做给大家看?(分别找摆不同形状的学生到前面展示并把这些形状画在黑板上)4、问:观察这些毛线有一个共同特点是什么?(板书:直的)5、观察一下手中

3、的毛线有几个头?6、这两个头可以用小竖线在直线画出来,在数学王国里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端点(板书:端点)我们一起喊喊它们的名字。7、小结:像黑板上这些直的,而且有两个端点的图形,在数学王国里叫“线段”(板书:线段)8、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知识(出示课题)9、说一说线段的特点。〈二〉比较线段的长短1、谁来和老师手中的毛线比比长短?(在师生比较的过程中共同探索出比较的方法,要一端对齐)2、同位比比,说说。〈三〉找找身边的线段1、用手摸摸课桌的边直不直?有几个头?这条边能不能看成线段?2、还有哪些物体还可以看成线段?找一

4、找(多次指名找,并指出两个端点)3、还想找吗?现在我们比赛,两人一组,每人找二条线段,并指出两个端点,看哪组先找完.三、巩固新知、拓展思维。1、判断线段,老师也找一些图例,你们判断一下,是线段的就伸出一个手指,不是线段就伸出一个O。2、数线段老师找一些物体,让学生数数每个物体上有几条线段?()()()()3、画线段每人拿出一张长方形纸,数数有几条线段?小组讨论:有什么方法可以使这张长方形纸上的线多出来?方法一:折,并问,怎样折使这条折痕最长?方法二:剪,让学生演示不同剪的方法。方法三:画,还可以在这张纸上画,指名到黑

5、板上演示。师:说说你是用什么工具画的,先画什么再画什么?四、总结评价:这节课你学得愉快吗?美猴王没来听课,你能告诉他这节课你又知道了什么吗?五、课堂作业。(美猴王带来的作业想考考大家,你们怕不怕?)连接两点画一条线段,你能画几条?(1)﹒﹒(2)﹒﹒﹒(3)﹒﹒﹒﹒《认识线段》的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初步认识线段的特点。教学重点是认识线段的两个特征。教学难点是线段表象的建立。线段是比较抽象的概念,由于学生年纪比较小,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水平比较低,而且又是第一次接触这一概念。所以,我把这节课的内容大体分为五个层

6、次。第一个层次,通过观察,比较毛线拉直前后的样子,引入线段,使学生感知“线段是直的”,进而呈现线段的图形,使学生初步建立线段的直观表象。第二个层次,结合学生熟悉的物体,让学生明白直尺、黑板、课本的边都可以看成线段,都有两个端点。第三个层次,教学用直尺或其它合适的工具画线段。第四个层次,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来完成课后“想想做做”,进一步巩固对线段的认识。第五层次:折纸游戏,纸的折痕等也可以看成线段,在此基础上,通过让学生折出不同长短的折痕,引导学生体会“线段是有长短的”,从而既使学生丰富了对线段的感知,又使学生进一步完善

7、了对线段的认识。这节课总体而言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知识背景,充分体现学生是发现者和研究者;同时关注学生的差异面,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面广。但上完这节课后,我觉得这节课存在很多缺陷:1、语言表述不够严密。在表述线段的最主要特点时,我就用了“一段直的并且有两个端点的线就是线段”,显然这样的描述还不够严密。但是对于二年级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最好还是不要描述了,学生能感知就行。2、教学设计还不够丰富,容量不够大,在发展开拓学生思维方面还要做出努力。3、语言还要进一步精炼。4、对于课堂上突发事件的处理不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