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1151194
大小:5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09
《镶嵌教学设计高彩玲.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镶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知与技能:知道任意一个三角形、四边形或正六边形可以镶嵌平面,并能运用这几种图形进行简单的平面镶嵌设计。2.过程与方法:(1)开发、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在体验数学活动的探索性和创造性中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平面图形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认识数学的应用价值。教学重点多边形镶嵌的条件。教学难点探索能镶嵌成平面图案的多边形应满足的条件。教学方法课题学习应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教师引导为辅,因此我选用“引导式探索发
2、现法和主动式探索尝试法”进行教学。采用“动手实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实验合作探究,使每个学生在活动中都得到充分的发展,由问题激发学生思考,给学生创设一个动手、动脑的探索空间,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学习.教学手段学生已经具备独立操作PowerPoint的能力,借用微机室,利用网络平台,每人一机,可操作性很强,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实验,避免纸上谈兵,有利于学生观察变化,直观清楚,增大课容量,提高学生的兴奋点,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尤其在设计作品时,可以大胆发挥想象力,体现个人的知识底蕴并张扬个性。使用教学媒体的必要性
3、《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利的学习工具;为所有学生提供探索复杂问题、多角度理解数学思想的机会,丰富学生数学探索的视野。本节课需要让学生亲自动手探索多边形镶嵌的条件,在教学中利用PowerPoint,个别学生会Flash,搭建信息技术平台,事先准确地绘制好各种正多边形,每种复制多份,配上不同的色彩,学生只需用鼠标拖动,易行省时.尤其在学生自己设计作品时,可以极大地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思维不受禁锢,能极大调动学生积极性,可以更好的探究问题.是手工操作和语言叙述所无法比拟也达不到此效果的.备课时考
4、虑到剪出多种正多边形,然后学生操作实验,独立或合作拼图,再利用实物展台演示,由于准备图形的工作量大,又不一定非常规范,颜色搭配不见得理想,另外,作品从座位拿到展台就可能变形,若粘到一起又不能资源再利用;如果在教室的电脑操作,毕竟只能少数人实现,大部分学生只能做观众,学生的积极性不会很高,所以大胆创新,利用微机室,感觉效果好,而且作品能够当时展示,进行评析,又可以保留,同时加大了课堂容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程序(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为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首先让学生观看录象片段(儿童拼图),接着欣赏一组平面图案,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并初步形
5、成对镶嵌的直观感知,思考:这些图案由哪些平面图形构成?学生细心观察发现,图案中的平面图形有的规则,有的不规则,有的是用一种多边形拼成,有的用多种多边形拼成,培养学生分类的数学思想。进一步提问:这些图形拼成一个平面图案有什么特征?学生很快可以回答:没有空隙,不重叠。教师再引导学生结合图案用规范化的语言描述:像这样,用一些不重叠摆放的多边形把平面的一部分完全覆盖,这类问题叫做多边形覆盖平面(或平面镶嵌)的问题。由此引入到要研究的课题:镶嵌。(设计意图:数学概念的获得与观察,实验是分不开的.引导学生用数学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事物,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
6、过程,体验数学源于生活)(二)操作实践自主探究活动1、在PPT下操作实验探索用一种正多边形镶嵌的规律,这也是本节的重点。事先准备好正三角形、正四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采取计时的方法,既激发了学生为小组争光的团队精神,又是智慧的展示,之后分组展示作品。学生在操作中,很快得出正三角形、正四边形、正六边形能够镶嵌,而正五边形不能。提出问题:为什么正五边形不能镶嵌,其它的三种正多边形可以镶嵌?这其中有什么规律?引导学生,这与多边形的内角有关,让学生结合刚才操作的过程,寻找规律。分析得到:正三角形、正四边形、正六边形的内角度数分别是60°90°120°,它们都是360
7、的约数,说明在一个顶点处有整数个这样的正多边形镶嵌;而正五边形的内角为108°,108不是360的约数,在一个顶点处没有整数个正五边形镶嵌成一个平面图案。通过以上环节,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充分体验动手实践给学习带来的帮助和启发,逐渐发现用一种正多边形能够镶嵌的规律,突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进一步讨论:若干个能完全重合的任意三角形能否镶嵌?任意四边形呢?这是一个开放题,在实践—认识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再实践—再认识.这既是对所学知识的拓展,还可以检验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注意:对理解和操作有困难的学生,教师给予及时的关照与帮助,鼓励他们大胆探索、尝试,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及时肯
8、定他们的点滴进步,从而增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