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江苏省苏州市中考数学试题分类解析 专题04 图形的变换 .doc

八年级江苏省苏州市中考数学试题分类解析 专题04 图形的变换 .doc

ID:51089372

大小:1.16 MB

页数:24页

时间:2020-03-18

八年级江苏省苏州市中考数学试题分类解析 专题04 图形的变换 .doc_第1页
八年级江苏省苏州市中考数学试题分类解析 专题04 图形的变换 .doc_第2页
八年级江苏省苏州市中考数学试题分类解析 专题04 图形的变换 .doc_第3页
八年级江苏省苏州市中考数学试题分类解析 专题04 图形的变换 .doc_第4页
八年级江苏省苏州市中考数学试题分类解析 专题04 图形的变换 .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八年级江苏省苏州市中考数学试题分类解析 专题04 图形的变换 .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3版中考12年】江苏省苏州市2002-2013年中考数学试题分类解析专题04图形的变换一、选择题1.(江苏省2009年3分)如图,在方格纸中,将图①中的三角形甲平移到图②中所示的位置,与三角形乙拼成一个矩形,那么,下面的平移方法中,正确的是【】A.先向下平移3格,再向右平移1格B.先向下平移2格,再向右平移1格C.先向下平移2格,再向右平移2格D.先向下平移3格,再向右平移2格2.(江苏省苏州市2005年3分)下图可以看作是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旋转若干次而生成的,则每次旋转的度数可以是【】A.B.C.D.3.(江苏省苏

2、州市2006年3分)下列图形中,旋转600后可以和原图形重合的是【】A.正六边形B.正五边形 C.正方形D.正三角形4.(江苏省苏州市2006年3分)对左下方的几何体变换位置或视角,则可以得到的几何体是【】5.(江苏省苏州市2007年3分)下列图形中,不能表示长方体平面展开图的是【】6.(江苏省苏州市2007年3分)下图是一个旋转对称图形,以O为旋转中心,以下列哪一个角为旋转角旋转,能使旋转后的图形与原图形重合【】A.60°B.90°C.120°D.180°7.(江苏省2009年3分)下面四个几何体中,左视图是四边形的几何体

3、共有【】A.1个B.2个C.3个D.4个8.(江苏省苏州市2003年3分)如图,已知△ABC中,AB=AC,∠BAC=900,直角∠EPF的顶点P是BC中点,两边PE、PF分别交AB、AC于点E、F,给出以下四个结论:(1)AE=CF;(2)△EP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3);(4)EF=AP。当∠EPF在△ABC内绕顶点P旋转时(点E不与A、B重合),上述结论中始终正确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答案】C。9.(江苏省苏州市2007年3分)如图,小明作出了边长为1的第1个正△A1B1C1,算出了正△A1B1C1

4、的面积。然后分别取△A1B1C1的三边中点A2、B2、C2,作出了第2个正△A2B2C2,算出了正△A2B2C2的面积。用同样的方法,作出了第3个正△A3B3C3,算出了正△A3B3C3的面积……,由此可得,第10个正△A10B10C10的面积是【】A.B.C.D.【答案】A。10.(江苏省苏州市2004年3分)如图,⊙O的半径为5,弦AB的长为8,M是弦AB上的动点,则线段OM长的最小值为【】A。2   B。3  C。4   D。5【答案】B。【考点】动点问题,垂线段的性质,垂径定理,勾股定理。【分析】根据垂线段最短知,当

5、OM⊥AB时,OM有最小值,从而根据垂径定理和勾股定理求解:根据垂线段最短知,当OM⊥AB时,OM有最小值,此时,由垂径定理知,点M是AB的中点,连接OA,则AM=AB=4。由勾股定理知,OM=。故选B。11.(2012江苏苏州3分)如图,将△AOB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45°后得到△A'OB',若∠AOB=15°,则∠AOB'的度数是【】A.25°B.30°C.35°D.40°二、填空题1.(江苏省苏州市2005年3分)下图的几何体由若干个棱长为数1的正方体堆放而成,则这个几何体的体积为▲。2.(江苏省苏州市2007年3分

6、)如图,将纸片△ABC沿DE折叠,点A落在点A′处,已知∠1+∠2=100°,则∠A的大小等于▲度.【答案】50°。【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折叠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外角定理。【分析】如图,连接AA′,由折叠的性质,得AD=A′D,AE=A′E。∴∠1+∠2=2(∠DAA′+∠EAA′)=2∠A=100°。∴∠A=50°。3.(江苏省苏州市2008年3分)如图,水平放置的长方体的底面是边长为2和4的矩形,它的左视图的面积为6,则长方体的体积等于▲.4.(2012江苏苏州3分)如图①,在梯形ABCD中,AD∥B

7、C,∠A=60°,动点P从A点出发,以1cm/s的速度沿着A→B→C→D的方向不停移动,直到点P到达点D后才停止.已知△PAD的面积S(单位:)与点P移动的时间t(单位:s)的函数关系式如图②所示,则点P从开始移动到停止移动一共用了▲秒(结果保留根号).【答案】4+。【考点】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矩形的判定和性质,锐角三角函数定义,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勾股定理。【分析】由图②可知,t在2到4秒时,△PAD的面积不发生变化,∴在AB上运动的时间是2秒,在BC上运动的时间是4-2=2秒。∵动点P的运动速度是1cm/s,∴AB=2,

8、BC=2。过点B作BE⊥AD于点E,过点C作CF⊥AD于点F,5.(2013年江苏苏州3分)如图,在矩形ABCD中,点E是边CD的中点,将△ADE沿AE折叠后得到△AFE,且点F在矩形ABCD内部.将AF延长交边BC于点G.若,则 ▲ (用含k的代数式表示).【答案】。【考点】折叠问题,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