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标准实验版)八年级下册语文 《藤野先生》导学案.doc

人教新课标(标准实验版)八年级下册语文 《藤野先生》导学案.doc

ID:51084048

大小:2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18

人教新课标(标准实验版)八年级下册语文 《藤野先生》导学案.doc_第1页
人教新课标(标准实验版)八年级下册语文 《藤野先生》导学案.doc_第2页
人教新课标(标准实验版)八年级下册语文 《藤野先生》导学案.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人教新课标(标准实验版)八年级下册语文 《藤野先生》导学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藤野先生》导学案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理解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重点)2、感受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深沉的思想感情;(难点)教学重点: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和主题。教学难点:把握文章叙事线索,感悟作品的思想感情。一、导入新课1926年8月底,由于北洋军阀反动政府的迫害,鲁迅离开北京,到厦门大学任教。《藤野先生》这篇散文就是鲁迅离别藤野先生20年后,于1926年10月12日在厦门大学写的,回忆了他1904年夏末至1906年初春在日本留学时的生活片段。这篇回忆性散文带有较多的文学性,注意典型事例的描绘,着重表现人物的

2、精神面貌。我们学习时要特别注意。二、整体感知1、给加点的字注音。绯红()宛如()驿站()解剖()油光可鉴()畸形()不逊()匿名()杳无消息()深恶痛疾()诘责()凄然()教诲()瞥见()抑扬顿挫()2、解释加点的字。油光可鉴()好意难却()杳无消息()深恶痛疾()毫不介意()出言不逊()3、联系上下文,分析加点词语的感情色彩。①东京也无非是这样②实在标志极了③居然睡安稳了④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4、本文写的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的四个典型事例是①②③④这些事例分别表现藤野先生的思想品质是①②③④5、对下面一段话运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清

3、国留学生”)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A.比喻 借代 夸张   B.比喻 夸张 反语C.夸张 反语 拟人   D.反语 比喻 对比6、贯穿这篇文章的线索有明暗两条,它们是()A.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B.鲁迅先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C.鲁迅与藤野先生交往的过程。D.“我”到日本后的所见所闻所感。7、为下边各题选择正确答案。(1)《藤野先生》的体裁是 ()。  A抒情散文B叙事散文C说理散文D散文诗(2)叙事散文和短

4、篇小说最主要的区别是()  A小说篇幅长而散文篇幅短。B小说故事性比散文强。  C散文形散而神不散,在创作方法上比小说有更多的自由。  D散文的内容是真实的,而小说的人物和故事情节一般是虚构的。(3)《藤野先生》的主题是      ()  A赞扬日本教师藤野先生优秀的品质、崇高的精神和伟大的人格。  B表现作者献身祖国人民、不畏艰苦不断探求救国救民真理的革命精神。  C既赞扬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也表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三、重点突破阅读语段,回答问题。(一)①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60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

5、们疑惑。②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③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全是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④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⑤“万岁!”他们(A)都拍掌欢呼起来。⑥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⑦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B)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⑧¬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二)这一学年没有完业,我已经到了

6、东京了,因为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着,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摘自《呐喊•自序》(1)(一)段中第①句话“所以”连接的两个分句之间有因果关系吗?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说呢?答:。(2)指出(一)段中运用叙述、议论、抒情的部分。叙述从到,议论从到抒情(3)文中两个“他们”各指的是什么人?AB(4)(一)段中的第⑧句“那时那地”指的是,“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7、”指的是。(5)作者为什么感到“这一声特别听得刺耳”?选择正确的解释()A.民族自尊心受到严重挫伤。B.对噪音特别反感。C.听不惯日本学生的疯狂欢呼。D.认为课堂上不应该大声吹呼。(6)“何尝”是哪类词?对表达句意起什么作用?答:。(7)“呜呼,无法可想!”的含义是什么?答:。(8)(二)段中“那一回”指的是。(9)从(二)中看“我的意见都变化了”的原因是什么?(10)从表达方式看(一)段以为主,(二)段以为主。四、拓展延伸阅读下文,完成1~3题。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

8、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1.这首诗的诗眼是_____________。2.写诗人悠闲自得生活的一句诗是____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