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1026296
大小:419.50 KB
页数:28页
时间:2020-03-17
《胸椎小关节紊乱诊 断与 治疗.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胸椎小关节紊乱的诊断与治疗1一概述胸椎小关节紊乱,又称胸椎小关节滑膜嵌顿,中医属胸椎小关节错缝.胸椎小关节主要起稳定脊柱,协调脊柱活动等作用.因外力作用、姿势不良、用力不当、运动或其他活动不协调而扭伤,使关节错动偏移,双侧关节的解剖位置发生微细的、不对称性的错位改变,称为胸椎小关节紊乱。2胸椎解剖椎体、椎弓、椎孔、椎管椎板的上下切迹→椎间孔上下关节突、横突、棘突肋凹、横突肋凹、肋头关节、肋椎关节3胸椎解剖45678诊断临床表现体征影象学检查9临床表现外伤史:部分患者有明确的外伤史,或姿势不良突然用力史,也有根本无外伤史背痛:背痛是主要症状,在有外伤
2、史患者中,部分伤后即有疼痛,或伤后初期疼痛较轻,一段时间后疼痛加重,或长期反复,时轻时重,或间歇性加剧。部分患者疼痛可沿肋间神经,向前胸部或腹部放射,或只有前胸部或腹部痛而无背部疼痛。10活动受限:疼痛可因活动、呼吸、咳嗽、打喷嚏等而加剧。慢性者常觉背部沉重盾痛,不耐劳,稍久的坐、立等便感酸痛难以忍受,天气变化可诱发或加重。11体征棘突征变化:患椎压痛,急性者,棘突表面有稍胀厚的软组织覆盖,故棘突显得较粗大;慢性者,可直接触及骨质,上段胸椎以隆起后突为主,下段胸椎棘突则以向一侧偏歪为主。压痛;急性者,伴有棘上韧带肿胀或剥离,压痛明显;慢性者由于变性
3、而成条索状纤维索,可左右拨动,压痛较轻,应与其他棘突对比。12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其不能作为胸椎小关节紊乱的诊断依据。有时可见不同程度的脊柱侧弯或旋椎现象,可有轻度骨质增生,但难以从片中判断有无后突或偏歪。可鉴别有无其他病变,排除手法的禁忌症13手法治疗(1)1.定点坐位旋转复位法患者坐位,两腿分开与肩同宽,助手双下肢夹紧健侧膝部,双手压住大腿根部,防止转动术者坐于患者背后。以右为患侧为例,术者右手自患者右腋下绕至左颈背部,患者稍低头,同时术者左手拇指顶住向右偏歪的棘突,两手相对用力,使患者上身从右侧旋14后,当活动至最大范围时,两手做一次稳定的推
4、扳动作,可听到“咔嗒”弹响。当然不是以是否有声为标准。也可单人操作。适用于中、下段胸椎小关节紊乱。15手法治疗(2)2.叠掌冲压复位法患者俯卧位,双手置于身体两侧,,放松。术者立于一侧,面向患者头部方向,一掌的掌根部卡压于患椎棘突上,另一掌叠按于掌背上,嘱患者深呼吸,掌随其呼吸紧贴患椎起伏,在其深呼气末,顺势向前上方冲压,常可听到复位的弹响。16冲压的方向应与患椎棘突的角度相应。下段胸椎者,向前上方推压的夹角应稍小,越往上,角度越大,到上胸段基本垂直。适用于以后凸为主的胸椎小关节紊乱。偏歪者,冲压时,用力方向需稍向偏歪的的对侧。17手法治疗(3)坐
5、位扳肩膝顶复位法患者取坐位,双手抱于后脑枕部,术者立于其后,一脚踩在凳子上,膝关节屈曲,用膝部顶住病变棘突部,嘱患者深吸气瞬间,术者双手用力向上后提扶患者双肘关节,同时膝向前上顶,常可听到复位的弹响。适用于中下段胸椎小关节紊乱18手法治疗(4)侧卧斜扳复位法患者侧卧,患侧朝上,上侧腿屈髋屈膝,下侧腿伸直,医者面向患者站立,用左肘部固定骨盆,右手将肩轻轻后推,常可听到复位的弹响。适用于下段胸椎小关节紊乱19手法治疗(5)俯卧扳压复位法患者俯卧,医者站立于患侧,一手向上拨动一侧肩部,另一手抵压患侧棘突,两手相对同时用力扳压。操作可闻及弹响。20手法治疗
6、(6)后仰顶按复位法患者正坐,两臂稍前伸,医者站于患者患侧,右臂自前侧抱住患者胸部向上拔伸,继则强迫患者背伸,同时另一手掌在背部向前用力顶按患处棘突.21手法治疗(7)仰卧垫压复位法患者先背向术者而侧卧,术者立于其后,摸准患椎棘突,以靠近患者头部的手为垫托之手,屈拇并内收,使大鱼际肌鼓起,以此大鱼际肌贴按于患椎棘突上,嘱患者转为仰卧,术者此手被压于上背之下。嘱患者屈肘,掌背靠于颈的双侧,双肘向中部靠拢,术者另手及胸部将患者双肘抱压于前,嘱患22者深呼气,在呼气末迅速作向下冲压,可听到“咯”声。适用于上段胸椎小关节紊乱者。C7、T1、T2、T3、T4
7、的后凸改变,后并偏歪者,相应处理。此法操作较为困难。23讨论1关于胸椎小关节紊乱发病机理的讨论。由于生理解剖的特点,当外力作用、背部用力不均、姿势不正、风寒侵蚀,可引起小关节解剖位置发生微细的偏移,棘突稍后凸或偏歪,形成不对称性关节滑膜嵌顿、错缝致小关节囊及周围韧带、筋膜等组织微撕裂,造成局部缺血、缺氧、水肿无菌性炎症渗出,压迫或刺激相应神经节段而导致背痛或放射症状。242推拿手法纠正胸椎小关节紊乱治疗脊柱相关疾病的可行机理探讨。采用各种手法复位,其机理是手法拨正偏歪棘突,使其恢复到正常解剖位置或代偿位置,使脊椎重新调节了力学平衡,从而减轻或消除对
8、神经根的刺激、压迫和牵拉,有效改善血液循环,达到通即不痛之目的。253临床治疗发现:单纯手法复位见效快,但不巩固,尤其是慢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