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泻火药 课件.ppt

清热泻火药 课件.ppt

ID:50982944

大小:138.50 KB

页数:24页

时间:2020-03-16

清热泻火药 课件.ppt_第1页
清热泻火药 课件.ppt_第2页
清热泻火药 课件.ppt_第3页
清热泻火药 课件.ppt_第4页
清热泻火药 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清热泻火药 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九章清热药清热药一定义清解里热,治疗里热证的药物二药性特点与功效寒凉辛(宣散)清热宣散甘(养阴生津)清热生津苦(清泄,燥湿)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咸(入肾,入血)凉血养阴功效清热泻火,燥湿,凉血,解毒,退虚热。部分药兼有生津,养阴三适应证主要用于里热证(实证、虚证)1温热病之气分实热证及营血分热证2各脏腑热证3湿温证、暑湿证4湿热证5热毒证6虚热证四选药与配伍兼表证配解表药兼大便秘结配泻下药虚热者配补血养阴药五使用注意1防伤脾胃因药性寒凉,易伤阳败胃,故脾胃虚寒,食少便溏者慎用。2防伤津液因热邪易伤津液,苦寒较甚之品,燥

2、性强,易伤津液,故阴虚患者慎用,或配养阴药同用。3阴盛格阳,真寒假热证忌用。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中药教研室第一节清热泻火药第一节清热泻火药性味:甘寒功效:清热泻火,兼生津适应证:1温热病之气分实热证,高热、口渴、汗出、烦躁、脉洪大2各脏腑火热证肺热—咳嗽,胸痛,痰黄稠胃热—牙龈肿痛,口疮心火—口舌糜烂,心烦或神昏肝火—目赤肿痛3热病伤津口渴石膏为硫酸盐类矿物硬石膏族石膏,主含含水硫酸钙(CaSO4·2H2O)。【性能】甘、辛,大寒。归肺、胃经。【功效与适应症】清热泻火……………温热病气分实热证白虎汤除烦止渴肺热喘咳证麻

3、杏石甘汤胃火牙痛、头痛清胃散实热消渴玉女煎敛疮生肌,收湿,止血…溃疡不敛、湿疹瘙痒水火烫伤、外伤出血石黄散石膏【用法用量】生石膏煎服,15--60g,宜先煎。煅石膏适量外用,研末撒敷患处。【使用注意】脾胃虚寒及阴虚内热者忌用。【现代研究】寒水石为硫酸盐类矿物芒硝的天然晶体【性能】辛、咸,寒。归心、胃、肾经。【功效与适应症】清热泻火……热病烦渴、癫狂三石汤口疮、热毒疮肿、丹毒烫伤蛾黄散香油调搽【用法用量】煎服,10—15g。外用适量。【使用注意】脾胃虚寒者忌服。【现代研究】知母为百合科植物知母的干燥根茎【性能】苦、甘,寒

4、。归肺、胃、肾经。【功效与适应症】清热泻火……热病烦渴白虎汤肺热燥咳二母散滋阴润燥……骨蒸潮热知柏地黄丸内热消渴玉液汤肠燥便秘【用法用量】煎服,6—12g。【使用注意】本品性寒质润,有滑肠作用,故脾虚便溏者不宜用。【现代研究】石膏知母清热泻火治气分实热肺热咳嗽清热力胜,治实证为主,重在清解。除烦止渴,煅用敛疮生肌,收湿止血清热力小,虚实均宜,重在清润。生津润燥芦根为禾本科植物芦苇的新鲜或干燥根茎。【性能】甘,寒。归肺、胃经。【功效与适应症】清热泻火,生津止渴,除烦………热病烦渴五汁饮肺热咳嗽,肺痈吐脓桑菊饮苇茎汤止呕…

5、…………胃热呕哕芦根饮子药性缓和,“清热不伤胃,生津不恋邪”利尿……………热淋涩痛【用法用量】煎服,干品15—30g;鲜品加倍,或捣汁用。【使用注意】脾胃虚寒者忌服。【现代研究】天花粉为葫芦科植物栝楼或双边栝楼的干燥根。【性能】甘、微苦,微寒。归肺、胃经。【功效与适应症】清热泻火……肺热燥咳天花散沙参麦冬汤生津止渴……热病烦渴,内热消渴滋燥饮玉壶丸消肿排脓……疮疡肿毒仙方活命饮【用法用量】煎服,10-15g。【使用注意】反乌头。【现代研究】天花粉芦根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治热病津伤口渴,肺热咳嗽热病初期有表证不宜。消肿排脓热

6、病初期有表证适宜。除烦,止呕,利尿竹叶为禾本科植物淡竹的叶。【性能】甘、辛、淡,寒。归心、胃、小肠经。【功效与适应症】清热泻火,除烦……热病烦渴竹叶石膏汤银翘散生津,利尿…………尿赤导赤散【用法用量】煎服,6—15g;鲜品15—30g。【使用注意】阴虚火旺,骨蒸潮热者忌用。【现代研究】淡竹叶为禾本科植物淡竹叶的干燥茎叶。【性能】甘、淡,寒。归心、胃、小肠经。【功效与适应症】清热泻火,除烦……热病烦渴淡竹叶汤利尿…………………口疮尿赤、热淋涩痛【用法用量】煎服,6—9g【现代研究】鸭跖草为鸭跖草科植物鸭跖草的干燥地上部分

7、【性能】甘、淡,寒。归肺、胃、小肠经。【功效与适应症】清热泻火……风热感冒、高热烦渴解毒,消肿……咽喉肿痛、痈疮疔毒利水…………水肿尿少、热淋涩痛【用法用量】煎服,15—30g。鲜品60-90g。【使用注意】脾胃虚弱者,用量宜少【现代研究】栀子为茜草科植物栀子的干燥成熟果实【性能】苦,寒。归心、肺、三焦经。【功效与适应症】泻火除烦……热病心烦栀子豉汤清热利湿……湿热黄疸茵陈蒿汤栀子柏皮汤凉血…………血淋涩痛,血热吐衄八正散黄连解毒汤解毒…………目赤肿痛,火毒疮疡栀子汤【用法用量】煎服,5—10克。外用生品适量,研末调敷

8、。【使用注意】本品苦寒伤胃,脾虚便溏者不宜用【现代研究】夏枯草为唇形科植物夏枯草的干燥果穗。【性能】辛、苦,寒。归肝、胆经。【功效与适应症】清热泻火,明目……目赤肿痛、头痛眩晕、目珠夜痛夏枯草散散结消肿……………瘰疬、瘿瘤夏枯草汤乳痈肿痛化毒丹【用法用量】煎服,9~15g。或熬膏服。【使用注意】脾胃寒弱者慎用。【现代研究】决明子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