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理_地图.ppt

区域地理_地图.ppt

ID:50892552

大小:8.76 MB

页数:73页

时间:2020-03-15

区域地理_地图.ppt_第1页
区域地理_地图.ppt_第2页
区域地理_地图.ppt_第3页
区域地理_地图.ppt_第4页
区域地理_地图.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区域地理_地图.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地图专题地图种类分布图日照图地形图行政图交通图旅游图平面图气象图卫星遥感拍摄的地图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注记1、比例尺(1)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2)表现形式:文字式、数字式、直线式(3)比例尺大小: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比较比例尺大小比例尺最大比例尺最小图幅一定大小相同图幅的地图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比例尺最小比例尺最大ABC范围一定表示的范围一定图幅越大,比例尺越大,内容越详细图幅越小,比例尺越小,内容越简略(5)比例尺的缩放:比较“放

2、大(缩小)到”与“放大(缩小)了”A、原比例尺放大到n倍,放大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Rxn;原比例尺放大了n倍,放大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Rx(1+n)B、原比例尺缩小到1/n,缩小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Rx1/n;原比例尺缩小了n倍,缩小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Rx(1-1/n)比例尺的缩放:C缩放后图幅面积的变化:比例尺放大(缩小)后,图幅面积放大(缩小)到的倍数是其比例尺放大(缩小)到倍数的平方如将比例尺放大到原图的2倍,则放大后图幅面积是原来的___倍。如将比例尺缩小到原图的1/3,则图幅面积为原图的___41/

3、9将1:100000的某幅地图,表达的范围不变,图幅放大为原图的4倍,则新图的比例尺为:  A、比例尺不变 B、1:200000C、1:50000D、1:40000将1:10000000的地图比例尺放大1倍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新图比例尺为1:20000000B、新图图幅面积比原图增加了2倍C、新图表示的地理事物比原图简略D、在原图上淮河的长度为10厘米,在新图上长20厘米CD读下图,回答1.上面四幅图中,表示实际范围最大的是()A.a图B.b图C.c图D.d图2.上面四幅图中等高距相同,则a、b、c、d四处坡度

4、大小排列正确的是()A.a=b=c=dB.a>c>d>bC.b>d>c>aD.c>b>a>dBB2、地图上的方向如何在下面几幅图中确定方向?一般地图指向标地图经纬网地图思考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以一个指北的方向标指示北方上北下南,左西右东3、图例是代表地图上的地理事物的符号。注记是表示地理事物的文字和数字图例注记地形图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等高线图的判读方法:1)、判读规律:①数值大小:数量上的特性,看等高线的数值,读出任一点的海拔高度,比较两点的海拔高度可换算温差,以两地的水平距离测算地面实

5、际距离。海拔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广阔平坦——为平原地形;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等高线稀疏,弯折部分较和缓——为丘陵地形;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密集,河谷转折呈V字形——为山地地形;海拔高度大,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为高原地形。②形状特征: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山顶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升高——盆地或洼地两个山顶中间的低地,形似马鞍——为鞍部地形。如果没有数值注记,可根据示坡线来判断:(示坡线——为垂直于等高线的

6、短线)等高线图的判读方法:等高线形状反映地貌类型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特征①同线等高: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等高,并以海平面作为零米。②等高距全图一致:等高距即指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③等高线是封闭的曲线,无论怎样迂回曲折,终必环绕成圈,但在一幅图上不一定全部闭合。解读3:图中崖顶、崖底和相对高度各是多少?陡崖的高差④两条等高线决不相交。因为在一般情况下,同一地点不会有两个高度。但在悬崖峭壁,等高线可以重叠。650600500400300200ABABAB如右图:顶部A:底部B:崖高H:200≤H<400500≤HA<

7、600200<HB≤300(n-1)d≤H<(n+1)d陡崖高差的计算公式:陡崖顶部海拔高度计算:陡崖底部海拔高度计算:y≤H顶

8、否可以通视,可通过凸凹坡来判断。例:从山峰往下看,将不能看见的点是▲100300ACBD(C)⑥几条特殊的等高线:0米线表示海平面,也是海岸线;200米线区分平原和低丘;500米、1000米线显示低山丘陵或高原;2000米、3000米线反映中山和高原;4000米反映青藏高原和高山的特征。-200-1000100200300300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