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两篇》答案展示.doc

《短文两篇》答案展示.doc

ID:50857308

大小:45.45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15

《短文两篇》答案展示.doc_第1页
《短文两篇》答案展示.doc_第2页
《短文两篇》答案展示.doc_第3页
《短文两篇》答案展示.doc_第4页
《短文两篇》答案展示.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短文两篇》答案展示.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答谢中书书》陶弘景一、【解释字义】五色交辉(交相辉映)晓雾将歇(消散)夕日欲颓(坠落)沉鳞竞跃(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参与,此处指欣赏)二、【一词多义】与: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欣赏)念无与为乐者(和)清:清流见底(清澈)回清倒影(清波)水尤清冽(清澈)其境过清(凄凉)之:春冬之时(的)山川之美(的)欲界之仙都(的)三、【翻译句子】1、高峰入云,清流见底。译:高耸的山峰耸入云端,清澈的溪流可以看到底。2、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译:两岸的石壁青,黄,黑,白,赤,五色交相辉映.青色的树林,翠绿的竹林,四季都有。3、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

2、沉鳞竞跃。译:早晨的雾气即将消散,猿猴和鸟的叫声此起彼伏;太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4、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译:从谢灵运以来,就没有能欣赏它的奇妙之处的人了。四、【内容理解】1、《答谢中书书》以感慨发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领全文。接下来的十句,作者紧扣“美”字展开,抓住景物(自然万物)的勃勃生机,以清峻的笔触,通过高低、远近、动静的变化,视觉、听觉的立体感受,具体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最后,文章又以感慨收束。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表达了作者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五、拓展迁移。(3分)1、本文是一篇游记散文,从

3、中表现了作者什么心态?在生活与学习中给你什么启示?请简要概述。——表现了作者酷爱自然,寄情山水的心态。在生活与学习中我们也应该走进自然,亲近自然,享受自然。记承天寺夜游苏轼一、【解释字义】念无与为乐者(考虑,想到)相与(共同、一起)步于中庭(院内)如积水空明(形容水的澄澈)但少闲人(只是)但少闲人(清闲的人)遂(于是、便)至承天寺(到)二、【一词多义】乐:自康乐以来()念无与为乐者(作乐)寻:寻张怀民(寻找)寻病终(不久)至:遂至承天寺(到)至舍(到)寡助之至(极点)于:相与步于中庭(在)假借于藏书之家(从)三、【翻译句子】1.念无与为乐者译: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2.庭下如积水

4、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译: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译: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清闲的人啊。四、【默写填空】1、描写月夜庭中景色的句子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2、传达出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的句子: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五、【内容理解】1、《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的一篇小品文,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文章仅84字,却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传达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也可见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积水空明”写月光的清澈透明,

5、“藻、荇交横”写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作者以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境界。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传达出了作者怎样的复杂微妙的心境?——传达出了作者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种种难言的感情尽在其中的复杂微妙的心境4、探究文中“闲人”的含义。——①指具有闲情雅致的人;②“闲人”包含了作者抑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答谢中书书》与《记承天寺夜游》比较阅读1、从表达方式看:(3分)《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两文都紧扣景物特征进行描写(表达方式),也都有堪称点睛之笔的抒情议论。《记承天寺夜游》记叙自己的一段游赏经历。2

6、、从写景方法看:(7分)《答谢中书书》作者紧扣“美”字,以清峻的笔触,通过高低、远近、动静的变化,视觉、听觉的立体感受,描写了秀美的山川景色,展现了自然万物的勃勃生机。《记承天寺夜游》以凝练的笔墨,使用比喻修辞写出月夜之美,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3、从思想感情上看:(9分)【甲】【乙】两文文章都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但作者的心绪不同。《答谢中书书》中陶弘景堪称隐居的“仙”人,景中传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体现了作者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记承天寺夜游》的苏轼是受贬的“闲”人,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都浓缩在文中“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7、的语句中。五、拓展迁移。(3分)1、试探究“仙人”“闲人”的含义,并结合自己的现实生活,谈谈你对他们看法。——“仙”人指陶弘景在乱世中选择归隐林泉,有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闲人”指具有闲情雅致的人;也包含了作者抑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看法:这两类人都寄情山水,逃避现实,都不可取;我们应该做积极乐观的人,应该积极学习,勇于实践,与时俱进,为建设社会主义贡献自己的力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