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中“走进生活”问题的教学思考.doc

小学数学中“走进生活”问题的教学思考.doc

ID:50853818

大小:38.95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15

小学数学中“走进生活”问题的教学思考.doc_第1页
小学数学中“走进生活”问题的教学思考.doc_第2页
小学数学中“走进生活”问题的教学思考.doc_第3页
小学数学中“走进生活”问题的教学思考.doc_第4页
小学数学中“走进生活”问题的教学思考.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中“走进生活”问题的教学思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学数学中“走进生活”问题的教学思考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新洋实验学校姜晓萍“走进生活”问题在课改前叫“应用题”,是独立的领域。它如今已糅合于数学的四大领域之中。其鲜明的特色是更加贴近学生的真实生活、富有时代感和趣味性,以故事、图形、表格和人物的对话等的形式呈现的,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所以,我们应努力探索其教学的新思路。一、探究情境应“简约”点,效益再提升些当前的数学课堂流行的模式:先让学生观察情境图,再提问:“从图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还能提什么问题?”……这样浪费了学生学习有限的时空,

2、而且始终进不了正题,造成了学生的思维不着边际。其实,这是教师把“生活情境”的引入强化了,弱化了学生“建模”的过程,致使学生的思维脱节,直接从“生活情境”进入了“应用解模”,表面上气氛活跃,学生讨论得热热闹闹,事实上学生收益甚微。因此,我们必须给学生提供简明、生动且数量关系突出的生活情境,切忌过滥、过大。 1、再现生活场景,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走进生活”问题,不言而喻与生活是息息相通的。在教学时,我们应当依据教学内容和预定目标,精心从生活中猎取具有数学气息的现象,给学生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并让他们模拟生活的场景,体验数量关系,寻

3、求解法。如教“小数乘除法”中盈利问题时,我让学生进行演练、感悟。教师当批发商,部分学生当零售商,其他学生当顾客。铅笔每盒20枝批发价12元,零售每枝1元。全部卖出后,让学生先计算盈利情况,再清点进行验证。这样的再现,让学生亲历了销售中的数学问题并掌握了其数量关系:盈利=零售总价—进货总价。接着,再用其他物品进行模拟,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使全体学生都能通过再现生活场景,扎实掌握知识,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2、设计体验活动,感悟数学内涵为了突破数学知识的抽象性,教师必须给学生留足时空,让他们操作、观察、体验问题,并指点他们感悟知识的

4、内涵。如教学“行程”问题时,我给同桌的学生各发一个标有速度的玩具汽车,让他们当司机开车感知“同时、相对、相反、相遇”以及“相遇时,两车的行程与两地间的路程的关系”。在学生理解了这些术语后继续开车体验(1)同时两地相对开。(2)同时同地相反开。(3)同时同地同向开。要求他们在操作时留心观察速度、时间、路程间的关系。这样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不但真正理解了“行程”问题中的各种概念和数量关系,而且切实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关系。3、变换问题,启迪学生解决问题,培养其应用意识数学知识,只有服务于生活,才能真正体现其价值;学生只有能灵活运用它解题

5、,其数学素养才能得以发展和提升。因此,我们要善于变换问题,努力将问题与生活贴近,促进学生的思维更加开放。如教“明明有14条红金鱼,8条花金鱼。送给冬冬10条,还有多少条?”时,若教师循规蹈矩,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不可能得到发展,为此我把题目做了修改,“如果你有14条红金鱼,8条花金鱼。你的朋友小军跟你要10条,你准备怎样送呢?你自己还剩下几条呢?”让学生尝试用算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生1:我先送他8条花金鱼,再给2条红金鱼,这样我还剩12条红金鱼。14+8-2-8=12(条);生2:从两种金鱼中各取出5条送给他,自己还剩l2条。14+8-5

6、-5=12(条)。生3:……这样就被设计成了富有情谊的“馈赠”情境,使原本枯燥的问题,变得鲜活、生动,且给学生提供了展示个性和友情的平台。二、个性化学习应“加强”一些,给学生的自信再增添些《基改纲要》指出:“要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要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有个性地学习。”可见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发展,已成为当今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但在“走进生活”问题的教学中,许多老师没有顾及学生基础如何,都是统一标准、同一步调、限定模式来要求学生,把知识教的很完整、严密,讲思路、方法,拖着学生走,学生成了模板刻

7、出的“标准产品”,致使他们个性和创造性遭遇扼杀,自信心衰竭。对此,个人的纠正办法如下。1、提供求异思维素材,让学生创造精彩在教学中,我常对呆板、凝滞的“走进生活”问题做些“整容”,变“封闭”为“开放”,激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解题,倡导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化,促进他们求异思维的发展,让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个性得以张扬。如题目“小玲看一本290页的小说。前4天每天看20页,以后每天看30页,再用几天可以看完?”这样的题目,学生已经驾轻就熟了,开发不了学生的思维。于是我变换了问题“能在6天内看完吗?”这样学生就可把问题当着

8、问题解,也可把某个已知的条件作为问题来验证,发现假设的问题与条件间的矛盾,从而得出结。这样既促进学生思维多向性的发展,也渗透了“反证法”的数学思想。2、设计题组训练,促进学生知识网的构建在教学中,教师应研读教材的内涵、领会编排的意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