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列传(节选)使用.ppt

屈原列传(节选)使用.ppt

ID:50797658

大小:335.00 KB

页数:31页

时间:2020-03-14

屈原列传(节选)使用.ppt_第1页
屈原列传(节选)使用.ppt_第2页
屈原列传(节选)使用.ppt_第3页
屈原列传(节选)使用.ppt_第4页
屈原列传(节选)使用.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屈原列传(节选)使用.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屈原列传志洁行廉,爱国忠君真气节;辞微旨远,经天纬地大诗篇。旨远辞高,同风雅并体;行廉志洁,与日月同光。屈原(约前340~前278)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楚人,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伟大诗人,又是世界古代文化名人。屈原简介屈原的诗作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它打破了以《诗经》为代表的四言诗的格调,吸收民间形式,创造了一种句法参差多变的新诗体“楚辞”,是诗歌形式的一次大解放。它继承和发展了《诗经》的比兴手法,开创了浪漫主义的创作道路。后代一切有成就的文学家,都从屈原和他的作品中吸取了营养。六十二岁时,他看到楚国的前途已经绝望,于公元前278年农历

2、五月初五日,跳进湖南省汩罗江自杀了。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日端午节,全中国各地划龙船,吃粽子,就是用来纪念屈原的。江上的渔夫和岸上的百姓,听说屈原大夫投江自尽,都纷纷来到江上,奋力打捞屈原的尸体,纷纷拿来了粽子、鸡蛋投入江中,有些郎中还把雄黄酒倒入江中,以便药昏蛟龙水兽,使屈原大夫尸体免遭伤害。从此,每年五月初五屈原投江殉难日,楚国人民都到江上划龙舟,投粽子,以此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端午节的风俗就这样流传下来。屈原与端午节司马迁在撰写本文时,在行文中穿插了许多语重心长的抒情议论的语言,如热情评论《离骚》上一段文字上,在《史记》中少有的。这表现了司马迁受到汉武帝

3、残酷肉刑之后的抑郁和愤懑,借此抒发作者的情怀。写法上,夹叙夹议。关于史传“变体”:这篇史传的显著特点,就是它不像其他史传文那样,“寓论断于叙事”,而是“以议论行叙事”(明茅坤语),所以前人说它是“太史公变调”,即史传中偶然出现的一种“变体”。作者为什么要采用这种写法?历来一般认为,是由于司马迁为了便于寄寓自己个人的“政治幽愤”。但主要原因恐怕还不在这里,而在于先秦文献中有关屈原事迹的记载本来很少,特别是秦始皇燔毁六国典籍后,有关屈原的记载,更几乎是荡然无存,要凭史料来写出屈原的伟大精神和伟大人格是不可能的。这只要从这篇传记所写屈原的事迹,不过片鳞断爪,仅够勾

4、画他一生大体轮廓就可看出来。所幸的是屈原的作品却流传下来了,可以充分运用它来写出屈原崇高的精神境界。这就是这篇列传为什么要采用“以议论行叙事”的“变调”写法的根本原因。课文朗读注意:字词的读音文章的断句文章的机构属草稿谗谄惨怛谗人间之帝喾濯淖蝉蜕皭然滓商于丹、淅屈匄靳尚唐眛渔父三闾大夫餔其糟啜其醨汶汶温蠖汨罗chǎnzhǔdájiànkùnàotuìjiàozǐwūxīgàijìnmòfǔlǘbǔchuòlíménhuòmì注音文章的层次结构:第一部分(1-3),写屈原由见“任”而见“疏”。这部分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1),写屈原的身份、才识。第二层(2)

5、,写上官大夫嫉贤进谗和怀王信谗,屈原被怀王疏远。第三层(3),写屈原创作《离骚》的缘由以及对《离骚》的高度评价。第二部分(4-10),写屈原由见“黜”而见“迁”。这部分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4-7),写屈原被怀王罢黜后,怀王再三被秦所骗,最终客死于秦,突出屈原的个人遭遇与楚国命运息息相关。第二层(8-10),写顷襄王昏聩,屈原见“迁”。第三部分(11),写屈原自沉汨罗的经过。第四部分(12),写屈原死后的影响。课文整体梳理注意:参照注释注意文言词汇和句式关注重点段落(背诵)1.离骚者,犹离忧也2.人穷则反本3.靡不毕见4.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5.自疏濯淖污泥

6、之中离-罹,遭遇反-返。返回,文章有思念的意思。见-现,体现指-旨,旨趣,文章的含义一、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濯-浊,污浊6.屈平既绌7.齐与楚从亲8.厚币委质于楚9.亡走赵,赵不内10.被发行吟泽畔11.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绌-黜,罢免质-贽,见面礼被-披,披散着内-纳,接纳从-纵,合纵常-长,“常流”即“长流”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明道德之广崇动作名,听觉,听力动作名,中伤别人的小人形作名,邪恶小人形作名,端方正直的人形作动,阐明。二.词类活用蝉蜕于浊秽厚币委质事楚泥而不滓其后楚日以削时秦昭王与楚婚亡国破家相

7、随属形作名,污浊环境,黑暗社会名作状,用厚币名作动,nì,生活在污泥里。名作状,一天天地名作动,通婚。使动用法,使……灭亡使……破败。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身客死于秦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名作状,在朝内,在国外名作状,象客那样。形作动,说短处,诋毁。使动用法,使……存,使……兴形作名,忠诚之士,贤能之人名作动,效法,模仿三、古今异义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奈何绝秦欢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古义:第二年。今义:今年的下一年。古义:欺诈的言论。今义:无理狡辩,动词。古义:怎么

8、,为什么。今义:对付,处置,“无可奈何”古义:返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