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习题.doc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习题.doc

ID:50769931

大小:1023.01 KB

页数:12页

时间:2020-03-14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习题.doc_第1页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习题.doc_第2页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习题.doc_第3页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习题.doc_第4页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习题.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习题.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课程试卷《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课程试卷答案武汉大学2007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测量平差科目代码:844注意:所有的答题内容必须答在答题纸上,凡答在试题或草稿纸上的一律无效。可使用计算器。一、填空题(本题共40分,共8个空格,每个空格5分)1.在图1所示水准路线中,A、B为已知点,为求C点高程,观测了高差、,其观测中误差分别为、。已知,取单位权中误差。要求平差后P点高程中误差,则应要求①、②。2.已知观测值向量的协方差阵,,若设权,则权阵③,④,协因数阵⑤,⑥。3.已知平差后某待定点P的坐标的协因数和互协因数为、和

2、,则当,时,P点位差的极大方向值⑦,极小方向值⑧。二、问答题(本题共45分,共3小题,每小题15分)1.在图2所示三角形中,A、B为已知点,C为待定点,同精度观测了测量平差共3页第1页图2共4个方位角,和为边长观测值,若按条件平差法平差:(1)应列多少个条件方程;(2)试列出全部条件方程(不必线性化)。2.在上题中,若设、和为参数、、,(1)应采用何种函数模型平差;(2)列出平差所需的全部方程(不必线性化)。3.对某控制网进行了两期观测。由第一期观测值得到的法方程为,由第二期观测值得到的法方程为。有人认为将两期观测值一起平差得到的参数估值为这样作对吗?为什么?三.

3、计算题(本题共45分,共3小题,每小题15分)1.有一长方形如图3所示,为独立同精度观测值,,,,。试计算矩形面积的平差值及其中误差。2.如图4所示水准网中,A、B、C为已知点,、为待定点。已知点高程为,,。测量平差共3页第2页准路线长度相等。试按间接平差法求:(1)、两点高程的平差值;(2)平差后与两点间高差的权。3.在三角网(见图5)中。独立等精度观测角度,角度值见下表,已知一测回测角中误差为,AB边长为。试计算每个角度应观测多少测回才能使CD边的边长中误差不超过(取)。四.证明题(本题共20分,共2小题,每小题10分)1.试证明在单一水准路线中,平差后高程最

4、弱点位于水准路线中间。2.试证明在误差椭圆中,任意两垂直方向上的位差相互独立。测量平差共3页第3页武汉大学测绘学院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课程试卷(A卷)出题者:黄加纳审核人:邱卫宁一.已知观测值向量的协方差阵为,又知协因数,试求观测值的权阵及观测值的权和。(10分)二.在相同观测条件下观测A、B两个角度,设对观测4测回的权为1,则对观测9个测回的权为多少?(10分)7654321DCBA三.在图一所示测角网中,A、B为已知点,为已知方位角,C、D为待定点,为同精度独立观测值。若按条件平差法对该网进行平差:(1).共有多少个条件方程?各类条件方程各有多少个?(2).

5、试列出全部条件方程(非线性条件方程要求线性化)。(15分)图一四.某平差问题有以下函数模型试问:(1).以上函数模型为何种平差方法的模型?(2).本题中,,,,,,。(10分)一.在图二所示测角网中,已知A、B两点的坐标和P1、P2两待定点的近似坐标值(见图二,以“km”为单位),以及,,57624312P2(1.732,3.000)P1(1.732,1.000)A(0,0)B(0,2),,为同精度观测值,其中。若按坐标平差法对该网进行平差,试列出观测角的误差方程(设,、图二以dm为单位)。(10分)二.有水准网如图三所示,网中A、B为已知点,C、D为待定点,为高

6、差观测值,设各线路等长。已知平差后算得,试求平差后C、D两点间高差的权及中误差。(10分)Ah5h4h1h3h2CDB图三一.在间接平差中,参数与平差值是否相关?试证明之。(10分)ABP2h5h4h1h3h2P1二.在图四所示水准网中,A、B为已知点,已知,,P1、P2为待定点,设各线路等长。观测高差值,,,,,现设,,,试问:(1).应按何种平差方法进行平差?(2).试列出其函数模型。(10分)图四三.已求得某控制网中P点误差椭圆参数、和,已知PA边坐标方位角,,A为已知点,试求方位角中误差和边长相对中误差。(15分)一.已知观测值向量的协方差阵为,又知协因数

7、,试求观测值的权阵及观测值的权和。(10分)二.在相同观测条件下观测A、B两个角度,设对观测4测回的权为1,则对观测7个测回的权为多少?(10分)三.在图一所示测角网中,A、B、C为已知点,P为待定点,为同精度观测角值。若按条件平差法对该网进行平差:7654321PCBA(1).有多少个条件方程?各类条件方程各有多少个?(2).试列出全部条件方程(非线性条件方程不必线性化)。(15分)一.在图三所示测角网中,已知A、B两点的坐标和P1、P2两待定点的近似坐标值(见图三,以“km”为单位),以及,,A(5,1)57684312P2(1,5)P1(5,5)B(1,1)

8、,,为同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