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0755410
大小:3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14
《儿歌在聋儿康复中的实践应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儿歌在聋儿康复中的实践应用【摘要】儿歌在幼儿活动中是很普遍的,根据“医教结合”的聋儿康复理念,结合听觉、言语训练的方法,对于聋儿康复来说也可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阐述了儿歌在听觉训练、言语训练、语言训练中分别应用的经验总结。 【关键词】儿歌、聋儿康复作用、经验 前言经过实践,我们认为“医教结合”是聋儿康复教育的基本理念[1]。在聋儿康复中的医学康复是:通过配戴助听器或者植入人工电子耳蜗,对聋儿的听力进行补偿或重建,然后通过听觉康复、言语矫治促进聋儿整体听觉言语功能的恢复与发展,使他们能自然、舒适地发音,并尽可能准确地构音,为学说话奠定基础。
2、聋儿康复中的教育康复是:遵循聋儿身心发展的规律,结合每个聋儿的自身特点,在语言教育的同时促进聋儿的全面发展[2]。长期以来,我国的聋儿康复教育工作者在理论研究与实践中已获得了许多成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们在创设HSL理论与构建1+X+Y模式的过程中,十分注重从理论上对聋儿康复教育经验进行总结与梳理,并将其中优秀的康复教育经验与现代康复理念相结合。 在聋儿康复教育的语言启蒙、生成、提高的过程中,有目的地、有序地、有效地用好儿歌,是康复教师必须着力去实践和研究的问题,尽可能地发挥儿歌的积极作用。实践经验告诉我们,除了要把握好聋儿语言启蒙、生
3、成、提高的各个阶段的重点之外,还要把握好儿歌必须反映聋儿生活、思想感情,被他们接受;把握好儿歌形式短小、言简意明、顺口易学,能有效激发聋儿学发音、说话的积极性;把握好儿歌表现手法不拘一格,往往与聋儿活动、游戏、学发音说话相配合的特点,让聋儿感悟学儿歌的趣味性。还要把握好儿歌可以帮助聋儿认知事物,体察情感,感受韵律节奏的作用。与此同时,在实践中必须注意:如果运用儿歌的目的性不清楚,儿歌的语言、内容脱离聋儿实际,聋儿只是机械地背诵,不解其意,常用的语言也不见长进,这样的话,就失去了儿歌在聋儿康复教育中的意义。这种现象必须防止和纠正。 一、儿歌
4、与聋儿康复儿歌是以低幼儿童为主要接受对象的具有民歌风味的简短诗歌。它是儿童文学最古老也是最基本的体裁形式之一。在聋儿康复教育实践中,儿歌的运用大致可分为叙事儿歌、游戏儿歌、教诲儿歌、训练语言能力的绕口令等。基于儿歌一般比较短小,句式富有变化,节奏鲜明,琅琅上口,易念易记易传,它对激发聋儿发声、构音、呀呀学语十分有利;基于儿歌表现手法有拟人、反复、重叠、对答、比喻、夸张等,其中运用较多的是拟人,形象生动,符合幼儿感知事物是从表象入手的特点,这就决定了他们乐于听取儿歌这一生动活泼的语言方式,迎合了幼儿的口味,容易切入他们的心灵,诱发出他们学发
5、音说话的积极性。一般说,儿歌普遍具有以下特征:1、 篇幅简短、节奏明快、浅显易懂,利于幼儿听唱。2、 儿歌大多以某方面的知识作题材,比如,儿歌中有介绍山水草木和鸟兽虫鱼的形象、习性和功能的;有描述日月星辰、四季变化的;有介绍浅显的自然和生活常识的;有介绍简单的数目和时间观念的……因而,大部分儿歌的知识性很强。3、 儿歌是 运用现代口语一气呵成的,儿童味很浓。反复吟诵,不仅能帮助幼儿矫正发音、正确认识事物,并能激发他们学习语言的积极性,培养他们语言的连贯性。结合“医教结合”的康复理念,在实践中利用儿歌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学习语言、锻炼言语与听
6、觉技巧的方法,应该充分挖掘儿歌的潜在因素,使儿歌更好地在聋儿康复中发挥作用。 二、聋儿康复训练中的儿歌 学龄前聋儿年龄小,天真活泼、好动,身体正在发育成长时期,因此让他们能够接受的儿歌不宜复杂,应简单且贴近聋儿生活,一般选择结构设计短小、方正的儿歌。而由于聋儿康复训练的特殊性,教师在儿歌的选择与编排上可以根据聋儿的具体情况,结合训练目的来改变。例如,在速度处理上一般应适中,如果为了锻炼聋儿的呼吸功能则可适当放慢,或者,为了锻炼聋儿构音运动的灵活则可适当加快。 (一)经典儿歌儿歌伴随着一代一代人成长,至今仍有很多经久不衰的经典儿歌。这些儿歌
7、语言浅显、明快、通俗易懂、口语化,有节奏感,便于吟诵。反复吟诵儿歌,能帮助聋儿矫正发音,正确把握概念,初步认识事物,并能培养他们语言的连贯力和表达力,训练和发展思维,培养和提高他们运用语言的能力。比如,“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爱吃菜,蹦蹦跳跳真可爱”是传唱已久的经典之作,几句话就为聋儿生动地描绘出小白兔的基本特征。“哗啦啦,下雨啦,打雨伞,快回家”也是寥寥数字展现了下雨的场景。 (二)改编儿歌有目的地改编的儿歌是聋儿康复训练中利用最为广泛的一类儿歌,在听觉训练、言语训练、语言训练中都可以运用。改编的基本方式是“替换”,即
8、将已有儿歌中的词语或句子替换成训练所需要的内容。在1+X+Y模式中,“生成课程”是一种辅助形式,强调在课程形成过程中康复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情景,结合聋儿的兴趣和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