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0716817
大小:6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14
《无创正压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应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无创正压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应用摘耍: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43%)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气pH值(7.41±0・05)、PaC02(43.45土4.12)mmHg、Pa02(89.12±8.12)imiiHg,明显优于对照组(P<0
2、.01)o结论无创正压通气在临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合并呼吸衰竭,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疗效显著以及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关键词:无创正压通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随着空气污染的加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0PD)已成为呼吸道疾病中的一种常见疾病,在全世界范围内均具有较高的发病率。C0PD由于感染等因素急性加重,常导致呼吸衰竭的发生。无创正压通气(NTPPV)在临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AEC0PD)合并呼吸衰竭,相比传统的气管插管等有创治疗,其具有操作简单、创伤
3、小以及并发症少等优点。我院对收治的AEC0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NIPPV进行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70例AEC0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其中男37例,女33例;年龄50〜70岁,平均年龄(61.2土5.7)岁;病程4〜13年,平均病程(5・3±2.1)年;轻度呼吸衰竭46例(65.71%),中度呼吸衰竭24例(34.29%)。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
4、学意义(P>0.05)。1.2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1]诊断标准,且发生呼吸衰竭均是由于AEC0PD所致;②无需气管插管保护;③血流动力学稳定;④能够耐受鼻/面罩;⑤无影响使用鼻/面罩的面部创伤;⑥无肺大泡或严重心肺疾病等机械通气禁忌者。排除标准:①未能将上呼吸道及口咽分泌物完全清除者;②颈面部畸形、创伤者;③呼吸或心跳停止者;④鼻炎腔永久性解剖学异常者;⑤自主呼吸微弱或昏迷者;⑥明显不合作者。1.3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治
5、疗,包括:支气管扩张剂、祛痰剂、糖皮质激素、抗生素及持续低浓度吸氧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BiPAP呼吸机进行NTITV治疗:选择合适的面罩通气,连接并固定呼吸机,采用S/T通气模式,设定通气频率为16〜18次/min,30min内将初始吸气压力为6〜8cmH20,逐渐调节至16〜18cmH20,呼气压力从2~3cmH20,调节至4〜6cmH20°设定氧气流量一般为维持血氧饱和度>90%,次数23次/d。患者病情好转后,逐渐将压力下调,并逐渐改用鼻导管吸气,直至能够完全脱机。7d为1
6、个疗程。1.4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二氧化碳分压(PaC02)>氧分压(PaO2).动脉血气分析(pH)、血氧饱和度(SaO2)。疗效判定:显效:患者经治疗,呼吸道感染得到有效控制,呼吸怵I难症状得到缓,脉搏氧饱和度(SP02)接近正常范围;好转:患者经治疗,呼吸道感染及呼吸困难等症状有所好转,SP02有所改善;无效:患者经治疗,临床症状及SP02均无任何改善或加重[2]o1.5统计学处理血气指标用(x±s)表示,治疗效果用[n(%)]表示,对符合计量资料进行表示,采用SPSS16
7、.0软件分别进行t检验和%2检验,所有检验均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两组患者疗效比较观察组显效15例,有效17例,总有效率(91.43%)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o见表1。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气比较无明显差异(卩>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气pH值(7.41±0.05)、卩且C02(43.45±4.12)mmHg.Pa02(89.12土&12)mmHg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o见表2o3讨论AEC0PD合并呼吸衰竭发病年龄一般比较大,且患
8、者病情加重,病程长,同时常常并发其他病症。在治疗中若仅采用单纯药物治疗,取得的效果往往不理想,一般需要采用机械通气进行治疗。虽然临床中采用有创机械通气具有较的临床疗效,能够排除体内潴留的CO2,使肺泡通气量增加,血气得到改善,但此治疗方式对患者造成的痛苦较大,人工气道存在高风险,同时会造成较多并发症,若患者进行4d以上有创通气,则其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几率显著增高。而采用NIPPV则可得到有效避免。近年来,医学界普遍认为[3],导致呼吸衰竭的主要因素是由于动态肺过度充气与呼吸肌疲劳,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