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0712611
大小:6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14
《小学数学课堂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小学数学课堂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摘要]小学数学课堂除传授数学知识外,应该注重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具体应做到以下儿个方面:巧设氛围,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实现教学方式多变化,创新课程方式;增强课程内容间的衔接,避免单一知识过度讲解;加强动手练习,培养学生数学操作能力;组织学生外出实践,培养其数学应用能力。[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数学能力[屮图分类号1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095-3712(2015)18-0053-02[ZW(N][作者简介]贺正甫(1967—),男,大专,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第二实验小学总务处主任,小学高级。在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屮,学主往往处于被动的地位,
2、教师对学生的要求过于严格,使学生的自由天性被束缚。应改变教学方法,加强师生间的互动,在密切交流、合作的课堂活动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引导学生跟随教师的指导,完成数学课程的学习。那么,该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呢?一、巧设氛围,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在讲解相应的数学知识时,教师应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准备好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物品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讲解“加法运算”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事先准备好5个苹果、20支铅笔,首先向提问学生:“老师今天带了5个苹果,你们带了几个?”当学生说出苹果数量之后,教师将对应的数字列在黑板上,然后要求学生
3、求出全班同学所带的苹果数量。学生在回答过程中,教师应运用“加法准则”进行指导,当学生回答错误时,教师应先肯定其敢于回答问题的精神,后指出其少加的苹果个数,讲解完成之后,将“加法运算规则”讲解给学生,并将苹果和铅笔奖励给学生。二、实现教学方式多变化,创新课程方式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将学生的生活环境与教材内容紧密结合,让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实现贯通,引导学牛在实际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并以此为教学切入点,提高学生的兴趣与注意力,使其掌握所规定的教学内容,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例如,讲授五、六年级应用题时,以距离应用题为例:“甲乙两人分别从甲乙两地相向而行,两地相距1200千米,甲的速
4、度是乙的两倍,在速度均匀的情况下,甲到达乙地用时30分钟,求乙到达甲地的时间?”在解答这一题目时,教师可实行分组教学,要求每组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运用不同的方法解题。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应主动参与其中,了解学生的想法,然后让每组选出一名代表表述答案,教师依据学生的解题思路进行指导,板书不同的方法,并提问学生:“谁还有不同的看法?”以此激发学生的潜能。三、增强课程内容间的衔接,避免单一知识过度讲解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整体而言较为简单,教师应明确自身的职责,对学生的数学水平、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等做到心中有数,课程内容不能过度单一。例如,依据教学进度,本堂课的教学内容是“分数的加法”,如果学生提前复
5、习或参加辅导班对此知识已经掌握,而教师又只讲解这一内容,便容易产生听觉疲劳。这要求教师应做到知识间的融会贯通,在讲解“分数加法”这一知识时,可适当列出整数加减、小数加减法等相关内容,帮助学生复习已经学过的知识,巩固其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知识间连贯学习的习惯,即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数学能力。四、加强动手练习,培养学生数学操作能力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操作能力,使其认识到数学学习的斥趣所在。例如,在讲解“长方体与正方体”这一内容时,教师应事先准备好纸板、胶水、小刀等工具,在讲解主要知识前,将自己制作好的“长方体与正方体
6、”向学生展示,然后指导学生依次完成相应的制作。待学生制作完成后,教师可进行提问“同学们,看看你们手中的长方体与正方体,仔细数一数,它们有儿个顶点、儿条棱、儿个面?怎么计算它们的面积与体积?”此时,教师可随意指定学生回答,当学牛回答正确时,可让其说明原因。这种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教学的趣味性,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是培养学生数学操作能力的良好措施。五、组织学生外出实践,培养其数学应用能力六年级数学的学习已经提高到应用层面,经过六年的数学知识学习,该年级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运用、计算、讲解等掌握程度较好,而对实际生活问题的解决有待进一步提高。对此,教师应定期组织学生
7、“外出学习”,将学生进行分组,并依据每组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分别布置不同的任务。一组学生:给予其100元现金,规定其购买的苹果、香蕉、柚子质量的比例为2:3:4。二组学生(小明家距离学校100米,小红家距离学校1000米,小强家距离学校600米,这三位学生的家正好在一条直线上,他们三人乘坐同样的交通工具上学,其平均速度相同):要求测算出小明、小红与小强三人各自到学校的时间,小强到达小红家的时间是其到达学校时间的多少……教师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