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0708178
大小:1021.0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20-03-15
《命题作文该如何审题.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命题作文的审题学习目标了解命题作文审题立意的基本方法并学会运用。审题的具体任务,就是通过对作文题目的思考和分析,1:了解命题者的意图;2:弄清写作对象、范围和重点;3:明确立意;4:确定文章的体裁。审题命题半命题材料话题2006年一起走过的日子2007年感谢__2008年在一起2009年生活需要梦四句材料2010年另一个我我不再__2011年校园里的记忆_和我的对话2012年父爱不缺席_的道歉历年宁德中考作文题目标题类型词语式标题短语式标题命题作文的类型[考点扫描]《另一个我》《校园里的记忆》《一起走过的日子》句子式标题《父爱不缺席》《生活需要梦》1、理解词语
2、2、扩展3、化虚为实,化大为小。一、词语型审题技巧:(一)名词。1)、如当我们看到《习惯》这个题目的时候,怎样做呢?首先应该确定什么是“习惯”。习惯的内涵是指在长时期逐渐养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行为、倾向和社会风尚一个人的习惯……一个家庭的习惯……一个民族的习惯……2)如2005年江西卷的“脸”。注意有无比喻义,抽象义。可以想到本义的“人的脸面”。可以想到延伸义的“表情或一种情感”等。如“微笑的脸”、“害羞的脸”、“丑陋的脸”、“可爱的脸”……同时也可以想到其比喻义,如“表面的”、“一种面貌”,然后我们要把这个词语具体化——“虚伪的脸”、“城市的脸”(二)动词。
3、要注意动作行为的本身的意思,然后给这个动词添加宾语,使它的动作性更加明确。如2006年安徽卷的“读”。我们知道“读”这个动词的含义主要是指阅读,那么阅读什么呢?我们可以加上适当的宾语,如具体的读某一本书,抽象的还可以读自然、读人生,读社会,读人等。这样文章写起来就会具体而不空泛了。3)形容词的,要了解这个词语所表示的人或物的性质、状态。如”新”:它的含义是刚出现的或刚经历到的。这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具体的词语,我们可以联想到物之新,联想到人之新,联想到事之新;也可以是一些抽象的新,如创新,新颖、新潮等。作文情况分析一、审题立意方面:1、必须要明确文章的重点是什么
4、?——如通过理解、扩展后,写出了中心句为“我读项羽”。文章的重点,突出的应该是什么?在“读”的过程中自己确有哪些收获。才是本文的重点。并且必须用文字明确表述出来。2、写作时,切入的角度要小一点。——如“读书”,则是范围太大,如读青松,读李白,读毛泽东的诗,读秋、读自己,读某某老师、读母亲等等。(一)、判断短语的结构类型。——偏正、动宾、主谓、并列(二)、找准短语侧重点。——不同结构方式的命题,侧重点就有所不同二、短语型审题技巧:1、偏正例题《心灵的选择》《生存的智慧》,文章重心应是什么?偏正结构“题眼”往往是定语或状语。即正部是写作的内容,偏部是写作所限定的范
5、围及重心。——题一应体现是“心灵的”。应体现通过心理活动的描写来体现你是如何去选择的。——题二应内容在智慧的基础上,只能限定于写生存方面的。即在生存这方面你如何展现你的智慧。2、动宾例题1——2008年浙江卷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都市和乡村,是我们栖居的空间;都市生活和乡村生活,是我们平凡的生活。当我们从平凡中回望时,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感触和期待。 请以“触摸都市”或“感受乡村”为题,写一篇作文,可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阐明你的思想观点。【注意】①立意自定,角度自选。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
6、于800字。④不得抄袭。2、动宾《触摸都巿》《感受乡村》,文章重心应是什么?动宾结构“题眼”往往是谓语。即宾语是文章论述的对象范围,但动词是文章的重心。——“都市”“乡村”是中心词吗?不是,它们只是地域概念,只是你论述的对象。而“触摸”“感受”才是中心词,你需要在文中体现这个动作的过程。究竟你(主语可以再定)是怎样触摸都市的,触摸到了都市的什么?你(主语可以再定)是怎样感受乡村的,感受到了它的什么?我们可以触摸都市的现代文明:高大林立的楼群、宽阔的街道、先进的医疗条件和娱乐设施等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当然,我们也可以感受乡村的宁静:淳朴的乡俗、新鲜的空气和泥
7、土的气息等都让我们流连忘返。2、动宾例题2《战胜诱惑》,文章重心应是什么?——“诱惑”只是文章限定了你写作的范围与对象。而文章的重点应该放在“战胜”上,要写出为什么要战胜、怎样战胜(其过程是怎样的。)例题2《怀想天空》(江苏高考题),文章重心应是什么?——“天空”就是写作的范围,需要明确“天空”的内涵和外延,准确把握它的比喻义、引申义。如“自然的天空”、“人生的天空”、“社会的天空”、“历史的天空”……——“怀想”即“追忆畅想”,这是支配“天空”的方式,一“怀”一“想”,又增添了一重修饰。——审题时不可偏废,立意时有所兼顾,行文时既要突出你的追忆畅想的过程,也
8、要突出你想到了什么。2、动宾(含寓意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