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0688948
大小:7.41 MB
页数:156页
时间:2020-03-15
《专题六表文转换、图文转换.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题六表文转换、图文转换考点三部曲类型一专题全练通考情一点明类型二课堂四面清考纲要求考纲没有明确要求,它是一种综合题型考纲解读图文转换、表文转换即根据图或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相关材料,辨析或挖掘某些隐含的信息,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或推断,然后用准确、简明的语言表达出来。考纲要求考纲没有明确要求,它是一种综合题型考情分析1.考查的综合性明显图文、表文转换看似只是两种表达形式的相互转换,其实涉及准确、生动、简明、连贯、得体、修辞等诸多考点,综合考查考生描述、压缩、概括等各方面的能力,更涉及考生观察社会、分析问题的能力
2、和语言综合表达能力。2010年天津卷,2011年浙江卷、天津卷在这方面就体现得较为明显。考纲要求考纲没有明确要求,它是一种综合题型考情分析2.考查类型稳中出新近几年高考题对图文、表文转换的考查主要集中在说明图案内容、归纳图案寓意、总结图表规律等方面,可以说,这是这一考点历来的传统,体现了此考点“稳”的一面;如2011年浙江卷要求根据漫画写公益广告词并评价其创意,这一要求给了考生更大的发挥空间,由此可以看出这一考点在“新”这一方面的尝试。考纲要求考纲没有明确要求,它是一种综合题型考情分析3.选材贴近现实生活近几年
3、图文、表文转换题的选材非常生活化,内容涉及奥运、旅游、国内经济、官僚作风、自然灾难、农民工及留守儿童、理想住宅、保护野生动物、2012年大运会等生活中的热点和焦点,也出现了体现亲情、歌颂亲情的人文色彩浓厚的素材。由此可见,该题型走向生活,体现实用性、人文性、情趣性的趋势较为明显。图文转换和表文转换是高考图表题的两大类型,而这两个类型又包括多种考查形式。类型一 表文转换:表格文字转换、柱形图表文字转换、结构图表文字转换、饼式图表文字转换、曲线图表文字转换。类型二 图文转换:徽标文字转换、图片文字转换、漫画文字转换
4、。表文转换命题指数☆☆☆☆命题分析表文转换几乎是每年高考都会出现的题型,仅2011年就有山东、湖北、重庆三个省份进行了考查。在媒体信息交流和传递中,图表是一种主要的表现形式之一,它能直观鲜明、简洁明了地反映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或作者的观点态度。常见的图表形式有公司单位的报表、企业厂家生产增长图、工艺生产流程图、实验研究变化曲线图等。简洁的图表包含着大量的文字和数字信息,涉及不同的知识领域。一、考查类型常见的表文类转换题有以下几种:1.表格阅读概括题此类题将详细数据以表格的形式列出,这些数据按规律排列,做题时要认真
5、研读出它的规律,依题目要求用文字准确地把规律表述出来。2.柱形图表阅读概括题此类题目将数据以直观的图形显示出来,用坐标表示两个或多个关系项,向阅读者介绍或展示某个情况。答题者需认真弄清题设,搞清关系,然后准确地把握住规律,解决问题。3.结构图表阅读概括题此类题采用结构式图表,将事物或某些概念连接起来,要求答题者根据这种结构关系,特别是要注意箭头方向所表达的意思,用语言将所示内容表现出来。4.饼式图表阅读概括题这类题一般用切饼的方法将几个不同部分所占的比例形象地展示给读者,答题时只要用文字表达出这种比例就可以了。
6、5.曲线图表阅读概括题这类题是将数据用坐标轴加曲线的方式来表示,其实也可以换成柱形图表,答题方法与之相似。二、考查角度考查角度主要有以下两种:1.文字转换题,即将图表内容用文字表述出来。2.信息推断题,即针对图表数据作结论或提建议。[典例1](2011·山东高考)用简明的语言概括下表所包含的主要信息,填在方格中。表述中不得出现具体数字。(4分)发展前景人数百分比部分网络语言会进入汉语词典33626.7网络语言会代替传统语言846.7网络语言经过规范,会进入日常生活81864.9网络语言最终会消亡221.7网络语
7、言发展前景调查表(摘自《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9》)(一)解题思路要清晰本题是一道图表题。图表内容比较简单,要求分类表述对网络语言的看法。三处空白,前两处要求分别将表格中“部分网络语言会进入汉语词典”和“网络语言经过规范,会进入日常生活”两项调查结果表述为文字,第三处要求概括归纳被调查者对网络语言的主要态度。在读懂表格的基础上,前两处的填写要充分借鉴已给出的两句表述;百分比为1.7的是“极少数人”,6.7的为“小部分人”,那么64.9的是什么人?26.7的又是什么人?想清楚这个问题,答案就迎刃而解了。第三处
8、实际上是在对前面四项内容进行解读的基础上的概括。概括时要归纳出大多数人对网络语言的观点。(二)评分细则要明了信息概括准确,表述中不出现具体数字,答出两点给2分,答出三点给满分。(三)组织答案要规范(1)大部分(或“半数以上的”)人认为,网络语言经过规范,会进入日常生活。(2)不少人认为部分网络语言会进入汉语词典。(3)是比较宽容的(或“接受”“认可”),同时期待对网络语言做进一步规范。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