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立体几何线面角二面角解答题练习.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立体几何线面角二面角解答题练习1.四棱锥S-ABCD中,底面ABCD为平行四边形,侧面SBC⊥底面ABCD。已知∠ABC=45°,AB=2,BC=2,SA=SB=。(Ⅰ)证明:SA⊥BC;(Ⅱ)求直线SD与平面SAB所成角的大小;解答:解法一:(Ⅰ)作,垂足为,连结,由侧面底面,得底面.因为,所以,又,故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由三垂线定理,得.(Ⅱ)由(Ⅰ)知,依题设,故,由,,,得,.的面积.连结,得的面积设到平面的距离为,由于,得,DBCAS解得.设与平面所成角为,则.所以,直线与平面所成的我为.解法二:(Ⅰ)作
2、,垂足为,连结,由侧面底面,得平面.DBCAS因为,所以.又,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如图,以为坐标原点,为轴正向,建立直角坐标系,,,,,,,,所以.(Ⅱ)取中点,,连结,取中点,连结,.,,.,,与平面内两条相交直线,垂直.所以平面,与的夹角记为,与平面所成的角记为,则与互余.,.,,所以,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为.AEBGDFCAEBCFDG1G2图1图27、如图1,分别是矩形的边的中点,是上的一点,将,分别沿翻折成,,并连结,使得平面平面,,且.连结,如图2.(I)证明:平面平面;(II)当,,时,求直线和平面所成
3、的角;解:解法一:(I)因为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平面,所以平面,又平面,所以平面平面.(II)过点作于点,连结.由(I)的结论可知,平面,所以是和平面所成的角.因为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平面,所以平面,故.因为,,所以可在上取一点,使,又因为,所以四边形是矩形.由题设,,,则.所以,,,.因为平面,,所以平面,从而.故,.又,由得.故.即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是.解法二:(I)因为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平面,所以平面,从而.又,所以平面.因为平面,所以平面平面.(II)由(I)可知,平面.故可以为原点,分别以直线为轴
4、、轴、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由题设,,,则,,,相关各点的坐标分别是,,,.所以,.设是平面的一个法向量,由得故可取.过点作平面于点,因为,所以,于是点在轴上.因为,所以,.设(),由,解得,所以.设和平面所成的角是,则.故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是.16、(浙江理19)在如图所示的几何体中,平面ABC,平面ABC,,,M是AB的中点。(Ⅰ)求证:;(Ⅱ)求CM与平面CDE所成的角;解答:方法一:(I)证明:因为,是的中点,所以.又平面,所以.(II)解:过点作平面,垂足是,连结交延长交于点,连结,.是直线和平面
5、所成的角.因为平面,所以,又因为平面,所以,则平面,因此.设,,在直角梯形中,,是的中点,所以,,,得是直角三角形,其中,所以.在中,,所以,故与平面所成的角是.方法二:如图,以点为坐标原点,以,分别为轴和轴,过点作与平面垂直的直线为轴,建立直角坐标系,设,则,,.,.(I)证明:因为,,所以,故.(II)解:设向量与平面垂直,则,,即,.因为,,所以,,即,,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是与夹角的余角,所以,因此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是.2.如图,正四棱柱中,,点在上且.(Ⅰ)证明:平面;(Ⅱ)求二面角的大小.解法一:依题设知
6、,.ABCDEA1B1C1D1(Ⅰ)连结交于点,则.由三垂线定理知,.在平面内,连结交于点,由于,故,,ABCDEA1B1C1D1FHG与互余.于是.与平面内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所以平面.(Ⅱ)作,垂足为,连结.由三垂线定理知,故是二面角的平面角.,,.,.又,..所以二面角的大小为.解法二:ABCDEA1B1C1D1yxz以为坐标原点,射线为轴的正半轴,建立如图所示直角坐标系.依题设,.,.(Ⅰ)因为,,故,.又,所以平面.(Ⅱ)设向量是平面的法向量,则,.故,.令,则,,.等于二面角的平面角,.所以二面角的大小
7、为.安徽卷(18).如图,在四棱锥中,底面四边长为1的菱形,,,,为的中点,为的中点(Ⅰ)证明:直线;(Ⅱ)求异面直线AB与MD所成角的大小;(Ⅲ)求点B到平面OCD的距离。方法一(综合法)(1)取OB中点E,连接ME,NE又(2)为异面直线与所成的角(或其补角)作连接,所以与所成角的大小为(3)点A和点B到平面OCD的距离相等,连接OP,过点A作于点Q,又,线段AQ的长就是点A到平面OCD的距离,,所以点B到平面OCD的距离为方法二(向量法)作于点P,如图,分别以AB,AP,AO所在直线为轴建立坐标系,(1)设平
8、面OCD的法向量为,则即取,解得(2)设与所成的角为,,与所成角的大小为(3)设点B到平面OCD的距离为,则为在向量上的投影的绝对值,由,得.所以点B到平面OCD的距离为福建卷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则面PAD⊥底面ABCD,侧棱PA=PD=,底面ABCD为直角梯形,其中BC∥AD,AB⊥AD,AD=2AB=2BC=2,O为AD中点.(Ⅰ)求证:PO⊥